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文/紫依
2003年对香港影坛来说 , 是非常难过的一年 , 所有的一切都该是灰色的 。
先是张国荣高空陨落 , 再是梅艳芳溘然而去 。
文章图片
两位重量级人物的离世 , 给香港演艺圈带来巨大的损失 , 也给歌迷和影迷带来无尽的悲伤与思念 , 同时也代表着一代演艺巅峰的结束 。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 , 得知此消息只是徒留一声叹息 , 不过是茶余饭后 , 一场曲终人散的午夜电影罢了 。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凡 , 直到某一日 , 我们在不经意间哼唱某一首歌时 , 突然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 。
是的 , 尽管我们不肯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我们再也看不到哥哥的电影了 , 再也听不到他(她)们的歌了 。
那种若即若离的思绪也愈发地强烈起来 , 往日的一切又再次变得那么清晰!
堪称真正传记的电影版——《梅艳芳》在香港播出后 , 迅速成为票房冠军 , 力压《长津湖》 , 豆瓣评分7.2 。
文章图片
仅从官方海报上就能看出 , 这部电影实属不易 。
文章图片
不但选角用心 , 在某些角度都极力复刻 , 梅艳芳年轻时候的模样 。
传记不好拍 , 这是公认的事实 。
文章图片
前有《梅艳芳菲》烂剧缠身 , 后有《拾芳》败阵犹荣 , 再拍此类电影就显得心表不一了 。
《梅艳芳》这部电影 , 与其说是一种总结与思念 , 不如说是一种半回忆式的励志片 。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梅艳芳》 , 走进梅艳芳的世界 。
(1)传说难拍 , 《梅艳芳》的高分 , 更多是对她的致敬 , 是一种情怀
在梅艳芳离世后 , 无数的影迷组织了很多的纪念 , 这里最争议的要数电视剧《梅艳芳菲》了 。
文章图片
这部剧如果没有挂梅艳芳的噱头 , 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
可惜即使印上了梅艳芳传记的标志 , 那就彻底把模棱两可的东西讲清楚 。
整部剧粗制滥造的 , 不仅没有把一众巨星的特质表现出来 , 剧情也颇为失实很多;
甚至连主角的名字 , 都是隐晦的谐音 , 什么方妍梅、刘家华等 , 令人啼笑皆非 。
剧情在很多细节上 , 都经不起仔细推敲 。
例如香港的汽车是右舵靠左侧行驶的 , 而剧中则是一水的右侧行驶;
整部剧是在深圳拍摄的 , 没有纯正的港人生活气息等等 , 给人的感觉就是 , 一群在深圳生活的大陆人 , 硬生生演绎的一部爱情生存记 。
反而电影《梅艳芳菲拾芳》 , 却显得诚意很多 。
文章图片
因为只是小众宣传 , 这部剧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
但这是一部由粉丝谋划了八年的电影 , 却处处诚意满满 。
尽管影片存在很多问题 , 例如演员表演得僵硬、剧情故事分散等 。
但这代表着粉丝对梅艳芳的一种态度:致敬、纪念、虔诚 。
剧中有很多的道具 , 就是梅艳芳生前用过的 , 也是粉丝费尽周折拍卖和收集的 。
一群外人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 真的算是有心了 。
而《梅艳芳》则像是一种回顾 , 对梅艳芳生平的高光时刻的复刻 。
小编不反对以截取人生高光的部分来评价一个人 , 但是 , 要知道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缺点的 。
电影取巧的地方就在于此 。
它巧妙地避开了感情、友情、分歧以及任何负面的东西 , 整片讲述的是立志于与舞台的故事 。
文章图片
其实 , 这本身就违背公正的原则 , 这应是梅艳芳所不愿看到的 。
因为梅艳芳 , 从来不是那个以舞台为一生追求目标的人 。
文章图片
她之所以没有离开 , 是因为只有舞台才能让她缓解病情的痛苦;
也只有舞台 , 才能化解她的困惑与哀愁 。
这是她的无奈 , 而不是她的选择 。
统观《梅艳芳》这部电影 , 在选角上的确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
女主角的那种自信与坚持 , 也比较符合早期的梅艳芳 , 堪称完美 。
稿源:(紫依杂谈)
【】网址:/a/2021/1117/111G20R952021.html
标题:《梅艳芳》击败《长津湖》成香港票房榜首,致敬香港之女,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