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江西发布“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二 )


二是“全健康”试点,引入国际“同一健康”理念,在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实施人畜共患传染病等新发传染病预防关口再前移、跨部门协同试点,从源头上阻断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播,探索构建动物疫病防控、新发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安全等全过程全链条防控体系,保障动物健康、环境健康,维护人类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是“高水平”打造,依托现有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对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挥地方病种、现场研究、群体样本等比较优势,力争在江西设置分中心。实施南昌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院区、省胸科医院新院区、省肿瘤医院新院区等重大卫生健康项目,推动省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形成临床重点专科群,集中攻关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整体提高全省医疗水平,实现一般大病、疑难重症不出省。
四是“全方位”谋划,规划布局为全方位、全人群、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职业健康、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传统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老年健康、普惠托幼等新型服务机构,纳入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要求到2025年每千人口0-3岁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在“全方位”规划方面,首次规划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夯实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基础,明确提出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南昌医学院,力争推动委省共建,形成“医教协同、医防融合”的示范,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医学人才。“全方位”还表现在,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互联网医院等新型服务模式纳入体系,为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是“强基层”体系,体现“以基层为重点”,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医疗服务体系中独立成体系,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发展全科医学、中医和口腔等特色专科。要求到2025年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2人。
六是“补政策”短板,在防控重大传染病的紧急时刻,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日常工作中,缺乏疾控机构的地区成为最大的“短板”,为完善疾控体系,规划要求,对于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新区等非独立建制区,可设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曾传美说,截至目前,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3253万人,为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尽早在儿童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保障儿童学习、生活正常运转,10月13日、10月27日,江西省又先后启动了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和3-11岁儿童免疫接种工作。新冠病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政策。
曾传美建议适龄无禁忌症人员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一是18岁以上人群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疫苗接种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轻症状,降低重症率、病死率。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疫苗后的感染风险和未接种疫苗感染风险相比大幅降低。
二是未成年儿童要及早接种新冠疫苗。未成年儿童和18岁以上成人一样,都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且3-11岁儿童在校(园)处于人群密集场所,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不强,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3-11岁儿童要按照学校、幼儿园统一安排,尽快完成全程免疫接种。
三是积极主动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个月后,新冠疫苗的综合抗体水平下降,免疫力下降,保护效果也在削弱。在接种第三剂疫苗后,抗体水平将增加,对变异株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要优先保障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感染高风险人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60岁及以上等感染后导致重症风险高的高危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同时,对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群提供加强免疫接种服务。
在完成“生物疫苗”接种后,“社会疫苗”也要牢记,公众要始终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少聚集、用公筷、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
朱世鸣表示, “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在卫生健康领域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作为重点项目推进,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工作。
一是不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供给。以人民群众健康关系最密切、最急需,病人外转率最高的呼吸、神经、儿科、中医等学科为核心,引进国内高水平医院医疗资源,创建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服务能力强的省级和设区市级医疗机构,分片区遴选建设一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全省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形成省级有高峰、市级有高地、县级有高原的发展格局。支持省内一流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开设多院区并实现同质化发展,推动群众疑难病症基本在省域内得到解决,实现大病不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