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线上坐诊”的儿科医生:给居家隔离的孩子治病,让家长舒心( 二 )


移植科还有一个特殊性,患儿对于食物卫生的要求异常高。
“治疗会把他的免疫功能摧毁,不管是化疗期还是移植期,任何一个小感染对于做移植患者都可能是致命的。因此,孩子们的所有食物都需要进行杀毒,从做饭到吃进孩子嘴里不能超过两个小时。”
正因此,平日里,孩子的一日三餐多由租住在周围的家长在家中做好、消毒好后送来医院。而北京此次出现疫情后,多位家长被居家隔离,给孩子送饭成了棘手难题。
这种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
2020年初,新冠疫情出现时,医院社会服务部就开始让各科室护士统计被封控的患者家属,与家长商定好时间后,再由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前往各个小区领饭、送饭,一日三餐都如此,遇到一天需要吃四餐的孩子,还需要再多跑一趟。
这次,医院借鉴了之前的经验,10月22日晚,宏福苑小区封控管理,23日,送饭服务便再次启动。
家长们|“线上坐诊”的儿科医生:给居家隔离的孩子治病,让家长舒心
文章插图
姜帆在血液科的交流群中给患儿家长回复信息。受访者供图
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由于医院的职工宿舍位于宏福苑小区,很多医生这段时间也在居家隔离。
10月26日,医院将各科线上咨询群开放后,开始呼吁居家隔离中的医生们加入线上问诊队伍,解决更多患者家庭的问题。急诊科医生展红记自10月25日开始居家隔离,进入了自己比较擅长的呼吸科和消化科患者群。
当时各群已经有科室医生、值班主任、药房大夫“在岗”。线上问诊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基本就是儿童感冒、拉肚子等常见症状,以及慢性病和术后恢复问题,以及一些常见药品的服用方法。
群里有医生看到了就及时回复,如果其他医生有补充,就会在下面继续接龙。
显然,大家都不想让提问的家长长时间等待,甚至也有家长冒昧地提出加微信单独咨询,这样的要求展红记也没法拒绝,他知道,手机对面是焦急的患儿父母。
通过群里大家的提问,展红记也发现家长们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不是所有的症状都要那么心急火燎赶到医院。尤其是一些紧急情况。比如孩子误服药物、呛到噎到等,家长首先应做一些急救处理,慌慌张张去医院可能会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情况在群里说明白,就能让很多家长知晓。在这里,他找到了比面对面和患者交流更好的科普方式。群里的患儿家长们也会互相讨论,一个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很多人面临的。
周含感觉到,他回答问题时有多人在“围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接话或者追问。有些问题并不大,可能是简单的鼻塞、流鼻涕或者患儿的护理技巧,但大家渴望专业医生的答案。还有的时候,周含会专门回看一下大家繁多的聊天记录,对一些家长的错误做法或者不严谨表述,他会专门“辟谣”。
时间最长的一次,他和一位家长在群里来回问答讨论了半个多小时,那天他出诊一天下班回到家,其实已经很累,但话题迟迟未结束。
“那位家长经验十足。”这是周含很无奈的一种情况,他们从网上查到的各种经验,可能并不科学,也并不适用他家里的患儿,但是没有医学知识的家长会盲目认为自己成了半个医生。讲授正确的方法之前,周含需要把对方错误的认知推翻,一来一往,交谈成了一种辩论。
相比较治疗患儿,周含觉得他们更多的是缓解家长的焦虑心理,给家长们做心理疏导。
“家长们提问时,心里大多是有答案的,已有的操作基本也是正确的,大家就是想从我嘴里得到一个认可,而且这个认可很重要,有可能决定了这个家长今晚上睡不睡得着。”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静姝 实习生 李欣然
编辑 左燕燕
家长们|“线上坐诊”的儿科医生:给居家隔离的孩子治病,让家长舒心】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