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①为电影《穿过雨林》现场拍摄花絮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②为电影《穿过雨林》现场拍摄花絮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③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④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⑤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⑥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⑦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⑧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⑨电影《穿过雨林》剧照 。 本组图片均由《穿过雨林》剧组提供 。
文章图片
《穿越雨林》海报 。 剧组供图
文章图片
电影《穿过雨林》首映式现场 。 本报采访人员陈若龙摄
■本报采访人员张文君林书喜特约采访人员黄兆雪
10月23日下午 , 海南教育扶贫题材电影《穿过雨林》在海口举行全国首映礼 , 该影片将于今年11月24日全国公映 。
《穿过雨林》取材自15年前昌江最偏远贫穷的黎族乡镇——王下乡 , 以海南教育扶贫和教育移民为背景 , 讲述了一段发生在山海黎乡的动人故事 , 以兼具时代主题与艺术深度的镜头语言 , 展现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给贫困黎乡带来的巨大变迁 。
地处昌江东南角的霸王岭腹地的王下乡 , 曾是该县最偏远贫穷的黎族乡镇 ,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 。 2006年 , 昌江在全国率先实施融扶贫、生态保护、公共教育均等化为一体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 , 实行包吃包住包入学的“三包”惠民政策 , 有效探索出一条斩断穷根和保护生态共赢的实践路径 。 15年来 , 有超过900人走出王下乡 , 140多人圆了大学梦 。 如今 , 因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受益的部分学生返回王下乡 , 参与家乡建设 , “斩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 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希望 。
以小见大讲述教育扶贫故事
2006年以前的王下乡 , 不通路、不通电、不通信号“三不通” , 延续着“三个石头一个灶”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 , 孩子们更是因为教育资源缺乏连续15年没接受过高中教育 。
2003年 , 昌江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移民模式 , 将王下乡牙迫村整村搬迁到石碌镇水富村 。 2006年 , 昌江又大刀阔斧创新改革 , 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 , 把王下乡、七叉镇等贫困地区的孩子迁到县城读书 , 结束了王下乡无高中生、无大学生的历史 , 为全省乃至全国有效探索出一条斩断穷根和保护生态共赢的实现路径 。
《穿过雨林》这部影片讲述了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启动后 , 小主人公王黎想、阿琼等黎族孩子 , 在支教老师李红雨不断地鼓励和帮助下 , 走出大山 , 到县城读书 。 王黎想最终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 并回归家乡任教 , 继续改变其他孩子命运 。 而李红雨在支教过程中 , 从最初想放弃到坚守岗位 , 以及和黎族学生们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感人的故事 。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 , 了解教育扶贫和教育移民对于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 海南本土影视团队采用影视艺术表达方式 , 记录、诠释这段故事 , 用影像留下一个关于海南黎乡美丽乡愁的美好追忆和充满绿色生机的未来想象 。
电影《穿过雨林》总导演、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青介绍 , 影片塑造了海南基层党员干部、一线教育工作者真诚、朴实、苦干、乐观、奉献的的形象 , 展现了黎族同胞纯良质朴的优良品质 。 通过“以小见大” , 再现了海南教育扶贫工程在探索实践初期的艰辛和不易 , 从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海南教育扶贫的成果 , 体现出“扶贫、扶志与扶智”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
稿源:(人民资讯)
【】网址:/a/2021/1026/102612003962021.html
标题:①为电影《穿过雨林》现场拍摄花絮。|光影抒写巨变 匠心打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