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免疫力|偶尔生点小病,实则并非是坏事?做好5件事,或许更能增强免疫力

正所谓:人食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呢?
我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身体健康,百病不侵,但有的人稍微天气有些变化,感冒必定有他;而有的人无论风吹雨打,大小病痛都很难有他。
于是有些人就会说:生病其实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有些疾病虽然会让身体产生一些不适,但却能够让康复后的身体更加健康。如果经常生这种病,能够帮助人体激发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偶尔生点小病,实则并非是坏事?做好5件事,或许更能增强免疫力
文章插图

偶尔生点小病,真的不是坏事?
对于人体来说,免疫力十分重要,它相当于保护人体健康的“围墙”,免疫力越强,身体患有疾病的几率就会越低。
人体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免疫力,这是人体的防御机制,想要增强免疫力并不一定要依靠饮食和锻炼,而是应该让免疫机制不断的经受各种外来病菌的刺激和锤炼,这样才能产生抗体,从而杀死病菌。
而像感冒这种疾病就可以有效激发免疫力,病毒和免疫力会在体内不断地“争斗”,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免疫系统形成刺激,从而加强防御细胞的能力。
每一次感冒都有可能让免疫系统得到锻炼,这样一来体内才会形成有效抗体。
增强免疫力|偶尔生点小病,实则并非是坏事?做好5件事,或许更能增强免疫力
文章插图

比起“追求”感冒,倒不如做好5件事更能增强免疫力
大家也不能为了增强免疫力一味地去“追求”感冒,这只是增强免疫力的形式之一,如果想要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以下3点不能忽略:
第一,多喝水
想要身体更健康,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如果身体缺水不仅很容易加速皮肤老化,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血液浓稠、便秘,严重的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作几率。
因此,平时大家一定要多喝水,早晨醒来喝一杯温开水,这样不但可以润肠通便,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几率。
第二,多运动
很多人缺少锻炼和,有可能引发肥胖、颈椎病、腰椎病等疾病,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平时最好可以多做一些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加速血液循环,还能够让心肺更有活力。
想要身体健康并不一定要做剧烈的运动,跑步、快步走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保持30分钟的运动时间,这样对身体健康更有利。
增强免疫力|偶尔生点小病,实则并非是坏事?做好5件事,或许更能增强免疫力
文章插图

第三,保持好心态
如果经常处于低沉、消极的情绪中,人体患病的几率和风险就有可能增加。
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经常大笑能够增加血液抗体数目,抑制肾上腺素过量分泌,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
另外,好的心态还可以让人释放压力,降低对神经元的伤害。
第四,均衡饮食
均衡饮食还可以有助于帮助身体建造免疫系统,尤其是补充蛋白质,这是抗体的物质来源。
此外,某些特定的食物还会刺激免疫系统,比如含有乳酸菌等食物,像酸奶、酸菜等,可以向成为单核细胞的免疫细胞发出信号,从而通过于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进行结合,更能杀伤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第五,充足睡眠
研究发现,好的睡眠能够让你体内抗病体T细胞能够更有效工作,从而帮助身体产生更多的整合因素,例如一种帮助T细胞附着并摧毁细菌感染细胞的蛋白质。
增强免疫力|偶尔生点小病,实则并非是坏事?做好5件事,或许更能增强免疫力
文章插图

环境因素,同样也很重要
事实上,人体的免疫力除了基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环境也是起到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像瑞典、美国、以色列的多位研究人员在2015年在《 CELL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210例年龄在8-82岁之间的健康双胞胎对流感疫苗的反应进行调查。
实验结果显示,有58%的人几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双胞胎免疫系统的差异性也逐渐明显。
当然了,免疫力也并非越强越好,更多还需要保持一个平衡。
毕竟有的时候免疫太强,其自身组织也有时候会遭受攻击。
增强免疫力|偶尔生点小病,实则并非是坏事?做好5件事,或许更能增强免疫力
文章插图

参考文献:
【1】Brodin P, Jojic V, Gao T, et al.Variation in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is largely driven by non-heritable influences. Cell. 2015;160(1-2):37-47.
【2】Nieman DC, Wentz LM. The compelling link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body's defense system. J Sport Health Sci. 2019;8(3):201-217.
【3】Dimitrov S, Lange T, Gouttefangeas C, et al.Gαs-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and sleep regulate integrin activation of human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J Exp Med. 2019; 216(3):517-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