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9月19日电(童静宜 奚金燕)一缕药香跨越古今。疫情之下,中医药“三药三方”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掀起了新一波“中医热”,也让众多中医药老字号迎来“高光时刻”。
但剥去热度,缺乏临床疗效评价循证证据,传统中药炮制质量有待提升……这些依然是中医药老字号需要“闯过”的关卡。
经历百年不衰之后,中医药老字号如何走向下一个百年?近日,采访人员寻访了浙江多家中医药老字号,试图通过触摸百年老字号的兴衰沉浮,感知万亿级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脉搏。
文章插图
杭州河坊街上的胡庆余堂。胡庆余堂提供风口之下,守住“第一道关”
近年来,伴随民众对中医需求越来越旺盛,中医药市场蓬勃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科研水平不足依然是中医药发展的一大瓶颈。
有业内人士透露,过去,有部分企业为牟取利益,在产品研发上缺乏完整、真实的数据信息支持,降低了消费者的认可度,影响了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科研水平不足的背后也折射出人才缺乏的问题。桐君堂总经理申屠银洪在受访时表示,当前中国三线城市特别是乡镇人才十分紧缺,这导致部分中医药企业发展受限,“我们在招聘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薪资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比二线城市差,但前来应聘的人寥寥无几。”
除骨干人才相对欠缺以外,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不健全,药材质量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有待提升,也是摆在中医药振兴发展路上的关卡。
自古以来,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医和药是密不可分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为诊断,以中草药为配伍组成方剂悬壶济世。中药陈皮、艾草、山药,既能作为原料入药,也能作为膳食上桌。换句话说,许多中药材难以界定药用级或食品级。但在西药体系管理中,中药材必须符合药用标准。
此外,成品中药进入市场前需经过全国药品 GMP认证。相比西药制作前后稳定的化学性质,中药材料炮制前后,其药性会发生变化。就目前而言,如何用成份含量等数据来证明炮制前后的功效仍是难题。
除了面临认证体系瓶颈,中药材本身的质量也亟需提升,特别是中药材在农村、山区种植期间,尚未形成相应标准体系来指导、检查其质量,导致中药材易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此外,中药材在制作过程还面临着曲剂、提取物质量差异。这些药材大多经过较为复杂的加工处理,药材基原、生产工艺等对其质量影响较大,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变化多样性等方面给企业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此,申屠银洪认为,中医药产品的开发应以临床为导向,关注当前所知药材实际基原及药用部位和临床实践中产生作用的药用部位,深入研究中药炮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成分;还应用现代化管控手段稳定曲剂、提取物的质量,在加工过程中明确制法、质量控制和人员信息。
“药材的质量决定了中医药的发展。”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会长、胡庆余堂董事长刘俊表示,中医和中药相辅相成,好中医必须由好中药做支撑,因此许多中药企业肩负着“第一道关”,必须做道地药材,把控和提高中药质量,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文章插图
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胡庆余堂提供“走出药房”,拥抱年轻市场
近年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其中既有市场需求的驱动,亦有政策的助力。尤其是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中医药以实效让众多国人“路转粉”。
在机遇面前,中医药老字号们走出药房,面向市场,相继开发出养生保健、时尚餐饮、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新业态,打破与年轻人对话的沟通障碍,将老字号中医药品牌以新面貌重新呈现。
“企业应触达消费市场,通过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更新成品药的包装,在诊断、购买、快递、开箱等各方面贴合当地民情,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刘俊介绍,胡庆余堂等中医店铺卖出的膏方已从早年笨重的罐装,转变为更便于携带的剂型,只需撕开包装就可泡水食用。
其他老字号企业如方回春堂则顺应消费新趋势,探索“互联网+中医”的新型发展模式。如今,一些中医药企业还能够提供从工厂直达顾客的产品供应服务。
还有企业从文化入手,为发展中医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每逢10月,杭州百年中医药老字号们就陆续开展“膏方节”,老中医们拿出了“看家本事”,为慕名而来的客人现场义诊开方。河坊街上药香四溢,人群络绎不绝。
- 优秀人才|培养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技术创新联合体|“湖北省传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举行中医药产业有了科技转化新平台
- 预防|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小知识(七)——新冠肺炎易感及普通人群如何使用艾灸
- 安国|安国、易县入选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 确诊|浙江杭州本例确诊病例系感染奥密克戎,与此前疫情无关联
- 中医|【2021成绩单①】中医优才项目培养中医药发展主力军,开展19年启动五批培养1700余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中医药|新冠死敌诞生!中国传出喜讯,已汇报世卫,口罩或将摘下
- 基层|安徽二十个地区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
- 潇潇|浙江双胞胎姐妹咳嗽一年四处求医,福州这家医院揪出病因,让人大吃一惊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健委发文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