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南阳市谋划中药产业项目75个,总投资63亿元

9月16日,南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南阳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情况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南阳市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中医药年产值达300亿元,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作有序推进。
到2025年,全市“三甲”中医院达到3家,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二甲”中医院标准,择优建设2至3家县级三级中医院。全市新建成10个省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20个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培养国家级名中医5人,省级名中医10人,市级名中医50人,经方高级人才100人,中医药骨干人才200人。全市优质高效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0万亩,建成30个高标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全市中医药产值由30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到2030年,达到千亿产值。

中医|南阳市谋划中药产业项目75个,总投资63亿元
文章插图
中医|南阳市谋划中药产业项目75个,总投资63亿元】守住“根”与“魂”
筑牢“医圣故里”根基
中医药事业至2021年7月底,全市共有中医院74家,中医门诊部和诊所657家,中医床位9795张,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9658人,中医正高职称115人,副高职称420人。96%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中医馆(堂);78%的村卫生所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培育专科各1个,省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2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有中医药本科、专科、中专院校各1所,年招生近万人。正在推进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工作。京豫宛联合创办仲景书院,培养高端经方人才,已举办两期,培养人才202名,第三期正在进行筹备第二次集中培训。
中医药产业全市中医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年产值达300亿元。
全市历史记载有中药材2436种,目前种植品种79个,种植面积185万亩,已建成22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8个“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年产值60亿元。现有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拥有以宛西制药、河南福森2家企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中药企业53家,获得GMP认证的中药企业14家。福森药业2018年成功在香港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
艾产业 全市艾产业规模全国第一。全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注册艾草种植加工企业1551家(种植601家,生产加工950家),服务机构393家(灸疗服务283家,技术服务机构110家),批发零售3132家,年产值上亿的企业有3家、5000万元以上的28家、2000万元以上的71家。艾产品有六大类200多个品种,占据全国市场的70%以上,艾产业年产值112亿元。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
仲景文化 已成功举办14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8届仲景论坛。积极参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我市的中医筋骨针法作为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已推广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大项目建设深度谋划推动重大项目工作,坚持项目为王,通过政策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包装,共谋划县区中医院改扩建等中医药事业项目71个,总投资58.7亿元。谋划中药产业项目75个,总投资63亿元。
全力推进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项目。目前南阳市具备了设置大学的基础和条件,等待教育部批复。新校区第一批建设用地省政府已批复,正在抓紧开展新校区规划设计工作。
高标准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以“中医祖庭”医圣祠为核心建设医圣祠文化园(张仲景博物院),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今年3月18日项目开工。同时,在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指导下,启动了南阳中医中药文物普查工作。
积极打造一流地市级中医院。推进南阳市中医院新院建设,申报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由南阳市中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
叫响“仲景”品牌
打造“全球中医圣地”
医圣祠文化园医圣祠文化园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南阳打造“全球中医圣地”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仲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医圣祠文化园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医祖庭”医圣祠为核心,拓展周边区域建设,功能定位为文化旅游、展览展示、研学问诊、康养体验、文创研发、企业孵化等。项目于2020年7月启动,规划范围为仲景路、建设路、明山路、新华路合围区域,占地698亩,总投资44亿元。分为两个区域建设,分别为一区“张仲景博物院”和二区“中医药产业园”,计划2022年完成一期建设任务,2025年完成整体建设。项目一区规划已通过南阳市规委会评审,二区中医药产业园正在进行前期论证和概念性规划设计。目前园区仲景书院建筑于8月20日主体封顶,张仲景博物馆完成桩基建设。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意,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一部分,挂“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