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一位网友在陪父亲住院期间,遇到很多30岁就已经患上糖尿病的年轻人。
文章插图
这位网友在微博上表示,“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觉得自己工作累,日常嗜睡,其实也有可能是血糖太高了,可能早期糖尿病了,但是自己年轻,不相信会得......我爸住院的时候,我碰到了一堆30(岁)上下,已经糖尿病,甚至脑梗过了的人......奶茶,冰镇可乐很爽是吧?”
微博一发出,不少网友就分享了自己或身边人的患病经历↓↓
文章插图
2017年6月,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3)”的研究文章。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更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发病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人群的患病率达5.9%。①
这下可不能用“我还年轻才不会得这种老年病”类似的借口来安慰自己了。其实相比年纪轻轻就患上糖尿病来说,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经得了糖尿病才更可怕!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19年发布的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显示,全球范围内估计在20~79岁人群中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相当于每11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但有超过一半的人(50.1%),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②
文章插图
糖尿病最偏爱的6类人,有你吗?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生活方式、免疫等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如果父母以及往上一辈的人中有患2型糖尿病的人,子女患病的几率会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人。而且影响患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有很多。比如性别,男性的糖尿病患病几率要高于女性。
2.BMI≥24或中心性肥胖的人
BMI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对于我们国人来说,BMI处于18.5~24kg/m2之间是正常的范围,当BMI≥24则属于超重,24≤BMI
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这是因为肥胖患者更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功能受损。特别是“大肚子细腿”中心性肥胖的人,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③
3.年龄≥40岁的人
糖尿病的风险会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上升,人体对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敏感性会降低,即产生胰岛素抵抗;其次,随着年龄上升,更易肥胖,也就更容易患糖尿病。③
此外,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会减少,进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应该做一次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
4.饮食“两高一低”的人
“两高一低”是指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有的人无肉不欢、不吃蔬菜、精致碳水的主食吃得比较多,有这样的饮食方式的人,热量更容易超标,也就更易患上糖尿病。④
5.熬夜、睡眠质量不佳的人
不少研究都证实,睡眠时间过短或昼夜节奏紊乱的人,易出现血糖控制障碍的情况。长期睡眠不足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分泌,这样还会引起胰岛素的抵抗,使血糖升高。④
6.久坐、经常不运动的人
现在很多人经常久坐,办公室一坐一整天,周末休息赖在床上懒得动。缺乏运动或体力劳动,会导致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同样会引起肥胖、糖尿病。
防控糖尿病,一定要记住这几句话!
1. 肌肉是最好的“天然降糖药”
胰岛素要发挥降血糖的作用,需要肌肉的帮忙。因为肌肉中有肌糖元,肌肉一运动,肌糖元就把食物转化的血糖消耗了,所以血糖就会降下来,很多糖尿病人吃饭之后血糖高,走半小时就降下来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增长一点肌肉可以降糖。从这个角度上说,年过四十的人,要有所侧重地长长肌肉,为的就是给未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预留空间。
2.别拿吃糠咽菜的基因吃大鱼大肉
中国人有节约基因,“由俭入奢”、生活物质丰富后,就更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
内分泌科专家介绍,人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学术界称这种基因叫节约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原料来吸收营养。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时,这个节约基因仍在开放着。因此,当大量的高营养食物进入人体后,仍然进行着充分吸收,再加上现代人的活动减少,营养物质得不到充分消耗,所以造成营养过剩,血糖升高,糖尿病就很容易发生。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夜读丨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退休之后,我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牢记这6大注意事项
- 《我的前半生》:全职太太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 人到中年,遇到婚外暧昧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 老婆得了癌症,我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