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我国逐渐成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流行大国。作为悄无声息的骨骼健康“杀手”,骨质疏松到底是个怎样的疾病?
骨质疏松更青睐女性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其病理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从出生起,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会逐渐上升,在成年后达到峰值(男性22-24岁,女性28-30岁),随后慢慢降低。有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前骨质疏松患病率和男性差不多,而一旦绝经,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就明显高于男性,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这是因为雌激素对骨骼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可加速骨质疏松的进展。
【 骨折|【医生提醒】骨质疏松的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大 骨质疏松骨折又称脆性骨折,即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发生的骨折。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有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骨盆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椎体骨折,而髋部骨折的后果最严重。如果家里有老人不慎跌倒导致髋部骨折,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如有条件,争取在48小时内进行手术,这样能更好地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保证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目标有近期目标,即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有远期目标,即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和预防再骨折。比如,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在围骨折期管理阶段,通过镇痛和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骨量快速丢失;远期目标为术后坚持用抗骨松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既可抑制假体周围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降低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的风险,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患者其他部位骨折及再发骨折风险。
需提醒的是,骨折后一定要积极采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前,已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应重新评估骨质疏松状况,不建议盲目停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前,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应在骨折处理后,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时,尽早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后,规范地使用双膦酸盐对骨折愈合无不利影响。
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 首先饮食要均衡营养,每天摄入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其次要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以增加日照时间,多做些负重运动,如散步、跳舞、爬楼梯、慢跑等,可增加骨量和骨密度,减少及延缓骨量丢失;再次最好戒烟、少饮酒、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最后老人居住的房间要光线充足,地面整洁干爽,防止跌倒;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自身的骨骼健康状况,预防和远离骨质疏松症。(孙伟)
来源:甘肃日报
- 主动脉夹层|晨读丨1月2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 牙周组织|29岁女子整口牙掉了一大半!医生一看:剩下的全保不住了
- 社交边界感有多重要
- 评分|《神秘海域:盗贼合集》M站媒体评分解禁 均分88分
- 两个人一直腻在一起是怎样的体验?
- 例会|召开妇幼医生工作例会
- 宇宙的裂缝
- 心电图|【科普】心电图上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病吗?
- 血脂异常|《脑心同治 医者语录》 ——陈伯钧: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知识|冬季养生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