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雍正王朝》电视剧和《雍正皇帝》小说哪个好看?
答案其实是见仁见智的 , 从悬疑和权谋角度看 , 小说《雍正皇帝》显然更高一筹 , 该书更应该是权谋小说而不是历史小说 。
如果从戏剧角度看 , 可能电视剧《雍正王朝》做得更出色一些 , 该剧遵循的是影视创作思路 , 塑造重点人物 , 只要人物立住了 , 电视剧就成了 。
文章图片
在《雍正王朝》中 , 最受观众喜欢的人物里必然包括邬思道 , 这位隐藏在幕后的老头用一次次神鬼难测的推理征服了四爷和观众 。
在邬思道的各种高光表现中 , 他在西北大营给年羹尧指点的“灯下黑之谋”无疑是一出绝好的戏 。
不过 , 本文要说的是 , 这段戏其实并不合理 。
文章图片
一、“灯下黑之谋”的不合理之处
《雍正王朝》第三十集 , 年羹尧指挥大军将罗布藏丹增的叛军包围在青海 , 但他始终找不到叛军主力的方位 , 大军劳师远征造成国库空虚 , 雍正内外交困夜不能寐 , 年羹尧在青海天天杀人也不能解决问题 。
文章图片
危难之际 , 邬思道打着替田文镜解围的旗号押送粮食到西北大营面见年羹尧 , 他轻描淡写分析了一下战场形势后 , 直接锁定了法轮寺这个叛军藏身之处 , 然后再用一个“灯下黑”完美验证了自己的推理 , 点醒了年羹尧 , 解决了困扰整个大清的大问题 。
从观众角度看 , 《雍正王朝》这段戏拍得挺好看 , 因为很有一些《三国演义》“诸葛近妖”的味道 , 什么雍正和年羹尧 , 全是草包 , 一个聪明的瘸子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天大的问题 , 邬思道的表现几乎和诸葛亮一样“近妖” , 所以才会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
但是 , 如果从理性角度分析 , 这段戏非常不合理 , 妖化了邬思道同时却牺牲了年羹尧 , 问题主要有两点:
文章图片
1、邬思道的推理过程太过于简单 。
罗布藏丹增十几万人马也需要粮草和水源 , 但是青海全都被包围了 , 粮食根本运不进去 , 所以他肯定在有粮有水的法轮寺 , 之所以他敢距离年羹尧这么近 , 是因为“灯下黑”—邬思道 。
双方几十万人马的对决 , 仅仅用这两个简单的纸上谈兵理论就能确定最终目标 , 未免太过于儿戏 , 就算是诸葛亮也没有这么神奇 。 这不是否认邬思道没有提前做功课 , 但至少他应该说出更有把握的推理过程才能说服年羹尧吧 。
所以 , 很多观众也觉得这段戏有些玄 。
文章图片
2、年羹尧和雍正不可能都不知道法轮寺的秘密
年羹尧在青海有二十万大军 , 谋臣良将无数 , 雍正在年羹尧处有密探眼线 , 清廷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 , 这么多人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同时都忽略了十几万人马藏身的法轮寺 , 这种可能性极低 , 年羹尧可不是草包 , 雍正更不是 。
如果说年羹尧知道法轮寺的秘密 , 他只是故意不打养寇自重的话 , 那还有一定道理 。 但是年羹尧如果知道了 , 雍正肯定也能知道 , 他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 至少也会派个人去点破 , 但这个人怎么也不会轮到隐居的邬思道 。
所以 , 这段戏《雍正王朝》拍得并不合理 , 和该剧末尾那段八王逼宫一样 , 为了塑造人物 , 舍弃了一些合理的元素 , 这是很多影视剧的通病 。
文章图片
二、《雍正皇帝》原著小说更合理一些
在原著小说《雍正皇帝》里 , 给年羹尧出谋划策点破叛军藏匿地点的人是汪曾祺 , 不 , 是汪景祺 , 历史上确有其人 , 就是年羹尧的幕僚 , 在小说里他是八爷的门人 , 不管他是谁 , 总之是他给年羹尧指点了迷津 。
汪景祺点破年羹尧的过程和邬思道一样 , 毕竟电视剧改编自小说 , 但小说和电视剧又有两点不同 。
文章图片
一是电视剧将塔尔寺改成了法轮寺 , 这个可以理解 , 毕竟现实中在青海湖附近确实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塔尔寺 , 改名也是出于全盘的考虑 。
二是汪景祺说出了他的推理过程 , 塔尔寺是皇帝敕封的黄教总寺 , 在青海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特权 , 他们不仅可以在青海筹集粮草 , 还可以在内地购买粮食 , 同时每年清廷还要给塔尔寺调拨粮食 。
稿源:(我就是个码字的)
【】网址:/a/2021/0914/091411US42021.html
标题:《雍正王朝》“灯下黑之谋”,妖化了邬思道,牺牲了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