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青岛拟打造“一刻钟”中医药服务圈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青岛拟打造“一刻钟”中医药服务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台雪超
9月10日,采访人员从山东省卫健委举办的 “庆祝建党百年·巡礼健康山东”主题发布会青岛专场上获悉,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信任中医、使用中药。青岛市作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中医医院44所,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并成功打造中医药“一刻钟”服务圈,中医文化也深入人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青岛拟打造“一刻钟”中医药服务圈
文章插图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介绍,青岛市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新期待为目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落实省委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战略,牵头组建胶东五市半岛中医联盟,实施集约式、组团化发展。目前青岛市已建成中医医院44所,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在省内率先推出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汇聚全市中医药特色突出的172家医疗机构,市民可通过电子地图实现快捷搜索、精准查找、一键导航,享受“一站式”中医诊疗便民服务。将拔罐、刮痧、艾灸等2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内容,成功打造中医药“一刻钟”服务圈。
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彰显中医药优势特色。全市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和名中医工作室13个,成功获批海洋中药、中药制剂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省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重点专科和传承工作室38个,初步形成了以肺病、心脑血管病等为重点的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在全国率先打造中医药适宜技术“O2O”免费网络培训平台,培训医护人员3000余名,为缓解“看病贵”贡献中医药力量。我们实施的差异性中医药医保支付、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外埠中医专家存案、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指导等4种服务模式,被认定为国内首创,相关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另外,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成功培树“三伏养生节”“膏方节”和“中医科普(养生)大讲堂”等中医药特色文化品牌,为广大群众提供冬病夏治、膏方调补、中医义诊和科普宣传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年均受众近50万人次。挖掘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打造28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崂山点穴”等传统医学达人16人。全市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8个百分点。
下一步,青岛市将召开全市中医药大会,出台中医药人才培养、差异性医保支付方式、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等系列文件,抢抓中医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