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焦虑”如影相随该怎么办?中医专家支招让心好好“安放”

作者:衣晓峰
去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一份《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在明显加大,国人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的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报告》,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抑郁症患病率达2.1%,两项数字相加接近7%。就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要进一步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心理促进行动的相关要求,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持续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开展焦虑、抑郁、失眠、自闭症等疾病的监测,深入探索社区综合干预模式,以降低这些疾病上升的势头。
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身心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哈尔滨本然堂专科门诊名中医工作室王新本主任医师指出:随着公众对自我身心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焦虑”已被视为社会流行病的标签,并成了夺人眼球的热词之一。
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范围内,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25%,12个月患病率为3.3-20.4%。其中一些焦虑障碍,尤其是恐怖症、社交焦虑及分离焦虑等,起病往往很早,平均起病年龄为5-10岁;另外一些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起病相对较晚,平均起病年龄为24-50岁之间。
焦虑|“焦虑”如影相随该怎么办?中医专家支招让心好好“安放”
文章插图
王新本教授;作者供图(下同)
焦虑客观存在王新本教授解释说,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是为了逃避斗争,延续生命,得以生存。当遭遇危险之时,有限度的焦虑情绪会促使人们警觉并采取相应对策。在文明进步的今天,当大家体验到与事实不相符合,或是做出的反应过分强烈时,焦虑就误入歧途,走向反面,开始产生危害并影响人类健康。
在剖析现阶段焦虑氛围大范围蔓延的成因时,王新本分析指出,在处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期,以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的背景下,人们无不经历整体利益结构调整、贫富间差距的巨大冲击,基本生活、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凸显,对未来前景的不可预期性,自然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焦虑。有的人被大数据、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涡流”所裹挟,茫然失措、不辨方向、轻飘急躁;有的人工作能力欠佳、人际关系紧张、夫妻不睦、孩子学习成绩大起大落,更是加剧了不安和焦虑的情绪。
王主任介绍说,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根据自我遭遇的威胁来源,通常将焦虑概括为以下三种——首先是神经症性焦虑:客观威胁没那么大,但个人主观感到“压力山大”,这种焦虑往往和客观情景不符,是压抑在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于人格内在的冲突。二是道德焦虑:是道德、法律和自我理想的“产物”,如对自己要求过高,渴望尽善尽美。如果自我行为不能“超我”,就会自我惩罚,引起道德层面上的焦躁。三是现实焦虑:是对现实、客观的威胁、灾难及危险所折射的焦虑。一般反应主要有惊慌、躲避及恐惧、愤怒与攻击等。
焦虑|“焦虑”如影相随该怎么办?中医专家支招让心好好“安放”
文章插图
不必自我否定王新本认为,社会的变革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养老等方方面面,需要人们与时俱进,尽快适应。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做出心理调整,就容易因为焦虑而促发一定的生理、心理等反应,如肌肉高度紧张、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心慌、胸闷、出汗、口干、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等自主神经症状;还易伴随焦急、紧张、恐慌、烦躁不安等情绪,久而久之,失眠、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易被惊吓、敏感、烦恼,且事事担心等诸多“心病”就会潮水般纷至沓来,最终形成强迫、回避等行为和运动性不安,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笼上一层浓浓的阴影。
事实上,在应对具体的事件而焦虑时,人们往往无法离开、避开焦躁烦心的事情或情境,如考试、职称评比、重要岗位应聘,或面临毕业季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尽管害怕对未知的不确定或结果的不理想,却无法逃避,不得不去做,往往使当事人体验到强烈的无助感和弯道超车的失控感。王新本表示,在这样的情境下,当事人的认知功能、判断能力就容易发生“滑坡”,继而被失意、压抑和失眠所“绑架”,对任务无从下手,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否定自己,甚至失去了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也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