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亮|奇迹!“折叠人”复原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李从伟 王浩然
8月31日,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41岁的邵敏霞终于能平躺在床上了。对平常人来说这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邵敏霞盼了15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邵敏霞就侧着身子望向窗外,“单是静静地看着外面的天空,就是一种享受”。
吕超亮|奇迹!“折叠人”复原了
文章插图
从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身体慢慢弯曲成150度,邵敏霞成为人们眼中的“折叠人”。如今通过手术治疗,她挺直了腰板,即将迎来阳光般的生活。“我的身高由当初的90厘米到现在的150厘米,现在说话都有底气了。”邵敏霞笑着说。
幸福生活刚开始身子却弯下来
8月31日上午,术后第十天,身上绑着支具,在医护人员和丈夫李洪良的搀扶下,邵敏霞像蹒跚学步的婴儿,小心翼翼地站直身体,抬起脚走了两步。这是邵敏霞第三次下床练习,也是邵敏霞即将“重生”的开端。
19岁那年,邵敏霞的一次意外摔伤,为后期曲折的生活埋下隐患,“当时就感觉腿疼,没放在心上。”后来,邵敏霞结识了李洪良,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年后儿子出生。
幸福生活已然开启,邵敏霞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一开始只是有些驼背的倾向,慢慢地头部开始向下,整个身体也开始弯曲,而且胸腔越来越靠近腿骨,甚至连正常的抬头也逐渐困难起来。”邵敏霞回忆说,自己上半身逐渐弯曲,整个人不得不弯下腰来,弯曲度达到150度。
“后来去医院检查,说是强直性脊柱炎,需要手术治疗,但风险很大。”邵敏霞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加上手术有瘫痪的顾虑,就一直拖延下来。
15年来,身体的弯曲严重影响了邵敏霞的正常生活,平时她只能做些最基本的家务活,做饭用的操作台很矮,那样才能够得着切菜。家里较重的活,都是丈夫帮着做。
最亏欠的是儿子。由于身体弯曲,从儿子两岁起,自己就再也没抱过,这成为她心底最深的痛。“有一次,儿子发高烧,丈夫在外边打工,深深的无助笼罩着自己。后来多亏了邻居,才把儿子送往医院。”邵敏霞说。
目及仅有方寸生命却不消沉
也曾埋怨过命运的不公,也曾在生活挫折面前崩溃大哭,但邵敏霞并没有因弯曲的身体而从此消沉,反而对生命越发热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注意到,邵敏霞的脚指甲上涂着红色的指甲油。邵敏霞说,自己的视线只能盯着脚面上的方寸之地,每天脚看多了,也想着让它漂亮点。为此,丈夫买来指甲油,自己没事的时候就“捯饬”一番。
在邵敏霞的手机里,存着30多首K歌的视频。“我的音色有点娃娃音。”邵敏霞笑着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唱歌,虽然遭遇不幸,但这个爱好一直没丢。没事的时候,自己就在手机上K歌。她最爱唱《酒醉的蝴蝶》,“一是歌词朗朗上口,再就是觉得自己就像那只酒醉的蝴蝶,一直想摆脱这个现实”。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慢慢改善,邵敏霞萌生了“换一个活法”的想法。8月13日,在家人的陪同下,邵敏霞走进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反复调整方案考量到每一毫米
“第一次见到她时,就知道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手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吕超亮说,患者已出现严重的后凸畸形,整个脊柱就像一根弯曲的棍子,没有一点活动度,行走时无法抬头看天。“此类手术属于脊柱外科领域极其复杂的手术,需要多科室的全面协作才能完成,国内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屈指可数。”
吕超亮|奇迹!“折叠人”复原了
文章插图
设计—调整—推翻—再设计—再完善……吕超亮和团队不断调整着邵敏霞的手术方案,他们深知,每1毫米的考量、计算、矫正,都会帮患者真正挺直脊梁,站得更好、更稳。
经过反复比对、预测、模拟,手术团队制定了最佳的治疗方案。“打断两节椎体,将患者弯曲的脊柱逐渐扳直,再用钉棒系统牢固固定,同时避免损伤周围密布的大血管和神经。”吕超亮说,这个手术相当于把房子的承重墙拆掉重建。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进行手术截骨设计,术中再利用3D打印导板辅助植钉,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经过9个小时紧张的手术,邵敏霞被安全推出手术室。
再过几天,邵敏霞就可以出院了。“15年来,我错过了太多的人生美好。从今以后,我要把错过的一点点找回来。”邵敏霞目光望向窗外,语气坚定。
吕超亮|奇迹!“折叠人”复原了】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