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治|为了391个患者的健康( 二 )


如果手术,医护人员将承担巨大风险;不手术,病人病情会持续恶化危及生命!就连家属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个棘手的问题最终摆在了马超的面前。
纠结、矛盾,马超也想了很久。“但那是一个生命,哪怕有1%的希望,也要去试试。”想到这里,马超下定决心,进行手术。
面对“两难”境地,他选择的是“救命”,这也是一个医者最纯粹的初心。
马超和专家、医护人员一起,最终商定采取微创引流手段对病人进行治疗。“你们尽管放手去治,出任何事情都由我来担着。”手术前,马超把所有压力都扛到了自己身上,让医生轻装上阵。
“不能让一线医护人员担着这种风险,既然我负责医疗,这些责任必须由我来担。”马超说得很简单,但却是对“担当”二字最好的诠释。
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万幸的是,手术顺利完成,但接下来,他们还将面临更难的考验。“只要有马院长在,我们什么困难都不怕。”病人主治医生说。
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邵换璋是重症加强病房的主任,有一次,一位重症病人情况突然恶化,情况非常危急。邵换璋给马超汇报时,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觉得自己没做好。
“这跟你没有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放手去做,其他的事情有我呢。”马超的几句话,让邵换璋感到了莫大的支撑。
马超在这些医务人员背后,尽最大努力给予最好的保障、最大的支持,目标只有一个,把每一个病人救治好。
“自己多干一些,情况就会快点好起来。”
救治|为了391个患者的健康
文章插图
阳城医院的391位病人,是马超亲自指挥,从郑州六院一个一个转运出的。
8月4日起,他进入郑州六院,亲自到艾滋、结核、梅毒、丙肝等病区逐一查看,对院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总指挥,马超就站在六院门口,把所有病人、陪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转移,经历了不眠不休的几个日夜。
当时,疫情刚刚发生,院内滞留人员难免焦虑、慌乱,医务人员不够用,病人情绪紧张,如何让他们有序、安全地转移,是马超和团队的面临的一大难题。
哪个病区的先走?一次走几个人?从哪条路线走?东西如何打包?转运车能不能跟上?所有问题一股脑都向他涌来。
好在马超曾经在六院工作过5年,又曾在非洲参加抗疫,他熟悉传染病的防护,熟悉这里的每个角落。他拿着手机,站在医院门口,不停地说话,不停地协调安排,不停地解决问题……
病人出来了,他跟转运人员一起抬着担架送上救护车;自己和团队的人饿着肚子,去院外路口把病人的饭赶紧搬过来;没人清理垃圾,他就和团队的小姑娘把用过的防护服,一件一件装到垃圾袋中扎好口,拉到门外;每天就在办公室睡三四个小时,最困的时候,就把两个带扶手的凳子一并,一米七多的人就蜷曲在一米多一点的凳子上睡着了……
“那种情况下,什么都顾不上了,就想着多干一些,让情况赶紧好起来。”马超坦言,这是他从医以来遇到的最大强度的工作,但他顶住了。
8月8日,所有病人都顺利、安全地转移完毕,得到了妥善安置,马超嗓子嘶哑得说不出话,但心里很高兴。
救治|为了391个患者的健康
文章插图
病人走后,他仍然没有停下,马上投入阳城医院的救治工作中。“疫情不退,我就不撤退!”这是马超的内心的信念。
救治|为了391个患者的健康】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危急时刻,马超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展现出一名医者非凡的勇气、责任和担当,诠释了一名党员不畏艰难、一心为民的初心,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无私奉献、大爱无疆,把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牢牢地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