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郭晋斌院长:挖掘厚植中医文化底蕴 擦亮“长治中研”名片|建党百年·医界丰碑

融媒体采访人员 黄玲玲
巍巍太行,中国脊梁。
太行山间,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足迹,也留下了很多护佑后人的宝贵财富,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便是革命先辈给上党百姓留下来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中央医院陈志英同志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与一代名医杜敬唐在1952年携手创立了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的前身——长治专区国营贸易职工诊疗所。一代代中研人继承革命传统,坚守太行精神,通过艰苦奋斗的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谈及医院发展的历史和未来,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院长郭晋斌满怀豪情。
北京中医药大学|郭晋斌院长:挖掘厚植中医文化底蕴 擦亮“长治中研”名片|建党百年·医界丰碑
文章插图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院长郭晋斌
从第一门“必修课”开始成长,把规范培养成习惯在长治市英雄南路紫坊巷,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红墙绿瓦,在这个闹市中显得尤为亮眼,远看还以为是个名胜古迹,走近后才发现是一所医院。经过五年系统的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后,郭晋斌带着浓浓故乡情于1999年来到了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开始服务上党父老乡亲,在这片杏林开始辛勤耕耘。
郭晋斌至今都记得,入职后的第一门“必修课”就是报告解读,与上学时期可以靠导师帮助完全不同,当自己独立面对患者及家属时,应如何给患者分析病情、解读报告成了他的“第一门功课”。好在他亲和力强,认真负责,这门功课“成绩”不错。
思维严谨的郭晋斌上学时一直对神经系统方面非常感兴趣,入院实习查找资料时,图书管理员对他印象深刻,“你跟他们找的东西都不一样。”他翻阅临床相关的书籍非常多,严谨的临床诊断思维在那时打下了基础。
工作后的郭晋斌干劲十足,院领导看到了这位后起之秀的潜力,在做了5年的住院医并经历了科务秘书锻炼后,便委以重任,让他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了脑病科五病区的主任。医院脑病科以李定明教授、路怀忠副院长为首的学科团队研究的“风府、哑门为主穴针刺脑出血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1986年便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已成为全国闻名、三晋一流的国家级重点专科。而彼时的脑病科也是医院发挥专科引领作用的科室,郭晋斌是当时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提升自身能力,郭晋斌2006年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参加了全国神经内科医师高级研修班,后来他先后成为了山西省第二批中青年中医领军人才、全国中医骨干创新人才。管理科室时,他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把规范培养成习惯”,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郭晋斌鼓励大家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面对患者时“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由此带出了一支朝气蓬勃又热爱钻研,同时受到患者信赖的脑病科团队。
北京中医药大学|郭晋斌院长:挖掘厚植中医文化底蕴 擦亮“长治中研”名片|建党百年·医界丰碑
文章插图
新中国成立后,老上党百废待兴,与何穆院长同行而来的陈志英同志,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组织起三医三护一药师的队伍,与上党名医杜敬唐在1952年创立了长治专区国营贸易职工诊疗所
如今郭晋斌成为院长,身上肩负的担子越来越重。曾经“如何打造科室影响力”是他的奋斗目标,现在“如何提升医院影响力”成为了他必抓的课题。他说:“在院党委书记李樊荣的带领下,我们一直在为打造全国闻名、全省一流、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区域引领作用的中医名院而努力奋斗”。
深入开展党建工作,激发工作活力山西长治医疗资源丰富,全市拥有8家三甲医院。如何从丰富的医疗资源中脱颖而出?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以党建工作为基,以中医文化为梁,以品牌、专科建设为抓手,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古色古香的医院里,有一个红红火火的角落十分引人关注,那就是党建园地。郭晋斌介绍,除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外,医院还开展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党建活动月”等活动,特别是党委开展的“寻找红色根基、践行初心使命”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在黎城县广志山八路军总部后方医院设立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推动医德医风建设,以党建引领促进医疗服务全面提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郭晋斌院长:挖掘厚植中医文化底蕴 擦亮“长治中研”名片|建党百年·医界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