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提到“网瘾”,人们往往会想到沉迷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难以自拔的青少年群体。如今,“风水轮流转”,一些年长的父母沉迷于网络,尤其是学会刷手机后,也表现出缺乏自制力,各种涟漪性效应随之涌现,轮到长大成人的子女们犯愁了。
“老爸吃完晚饭就开始刷抖音,早上躺在床上又刷起来了。”“自从我妈开始玩手机,三四年间性情大变,已经发展到开冰箱牛奶撒了都懒得擦的地步,家里厨房锅糊了无数次,家务也很少碰,和我们的交流只限于微信……”在网络社区里,不少青年吐槽父母沉迷手机、身陷网络,表示既担忧、又无奈。担忧的是,父母沉迷网络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长时间玩手机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无奈的是,父母以“家长”自居,晚辈劝阻常常无效。“老顽童”上网成瘾怎么“治”,成了一些子女的“心病”。
平心而论,老年人越来越多地融入网络时代,学会利用智能手机,是一种积极现象。毕竟,当下无论是消费购物,还是社交通信,再或是疫情防控所需的健康码等等,都已与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紧密融合。老年人拥抱互联网是与时代接轨,能够提高生活品质和便利性。这也表明有关方面推行手机APP适老化等工作取得成效,“数字鸿沟”正在被弱化。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一些现象不容忽视。软件平台或商家运用五花八门的算法推荐、海量更新刺激吸睛的内容产品,挖空心思提升用户体验与趣味,目的就是引流揽客,旨在不断增强用户粘性。尤其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互联网企业更是把目光盯向了老年人群体。商家这样做,就是为了商业利益。至于用户这一端,如果被上述东西深深吸引,渐渐失去自制力,“玩”过了头,“网瘾”的危害性必然渐渐显露。如果说老人因为痴迷网络导致“家中油瓶倒了都懒得去扶”是影响生活的话,那么曾上热搜的“65岁老人每天玩手机11小时”导致头晕恶心,则已伤及身体健康。更有甚者,有老人非理性地打赏网络主播乃至陷入网络诈骗……这一切显然已超出正常的网络遨游范畴,不单是老人的子女必须正视,更当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
【 不要让父母在“上网成瘾”中逐渐老去】确保老年人文明、安全、绿色上网,同样需要机制层面保驾护航。应当看到,老年人虽然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受到文化水平、认知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一些“猫腻”的免疫力并不强,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忽悠。正因如此,不妨效仿“青少年模式”,引导平台和APP设置“老年人模式”,帮助老人过滤掉可能存在的诱骗内容和信息。此外,还应该设置观看时长限制,提醒老人谨防沉迷等。事实上,这也是在进一步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完善APP适老化。让老人享受网络便利,不被安全隐患所威胁,是全社会的责任。
为人子女者也当从爱的角度出发,对父母尽孝尽责。一些老人成为“手机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空虚和孤寂,子女关怀不够。父母渐渐老去,慢慢走不动了,但他们依然想更多了解外面的世界,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何尝不蕴含着无奈?此时,更需要子女了解父母所思所想,给予他们更多的交流与陪伴。成年子女应该多搞一些亲子活动,尽量多陪陪父母,鼓励他们参加琴、棋、书、画、舞蹈等活动。
总而言之,让老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老人有现实的寄托、实在的乐趣,这才是他们应当享有的、美好的夕阳红。
(人民网)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文章插图
- 肉麻情话最暖心短句,撩心不撩人,让你一见倾心
- 为什么婚外恋很难经受时间的验证?
- 老人晚年,让儿女照顾?去养老院?保姆照顾?
- 张女士|警惕无痛血尿 别让癌症找上门
- 儿女的婚姻与家庭,始终是父母最牵挂的事
-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 如何让女人上瘾:别拿金钱代表真心,这两个行动更有效
- 科普|【健康科普】“送烟=送危害”,过年了,我们要年味,不要烟味!
- 糖尿病|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谢荣鑫谈:如何让慢性病患者健康快乐过春节
- 食物|失眠有很多种,不管那种失眠,常吃三种食物,能让你一夜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