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文章图片
学会让他人 , 便是渡自己 。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作者:洞见·yebo
在成长过程中 ,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算成熟?”
年少之时 , 意气风发 , 在世界横冲直撞也无关紧要;
人到中年 , 行至半坡 , 身上肩负着重担 , 早已被现实生活磨掉了脾气 。
原来 , 一个人越长大 , 会变得越来越怂 。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文章图片
1
忍 , 是一种修行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 , 北大校长王恩哥说: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 , 想要做好 , 都需要一个基本素质——那就是忍耐 。 ”
人生路上 , 我们难免会遭受他人的曲解和白眼 , 凡事若过于计较 , 只会陷入无尽的纠纷 , 使自己身心俱疲 。
唯有低下头 , 受得了毁谤 , 忍得住屈辱 , 才能保持定力 , 不断修行 。
人人都爱说《聊斋》 , 但很少有人知道蒲松龄的故事 。
蒲松龄生于家道中衰的书香门第 , 19岁初次赴考 , 文笔惊人 , 夺得县府道三试第一 。
这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 但也是他一生屈辱坎坷的开始 。
其后的50年 , 他逢场必考 , 逢考必败:
21岁参加第一次参加乡试 , 名落孙山;24岁再应乡试 , 未中;32岁参加第三次乡试 , 未中……
为此 , 他常常招人奚落和耻笑 。
有次宴会 , 众目睽睽之下 , 一个商人阴阳怪气地问:“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 , 怎么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
蒲松龄只得说:“最近我已经弃笔从商了 。 ”
那人奚落道:“经商可是挺赚钱的 , 可蒲先生衣着平平 , 是不是血本无归呀?”
面对他人的嘲讽和羞辱 , 蒲松龄没有反击 , 也没有辩解 , 而是选择忍受 。
他默默站起来 , 独自离开了宴席 。
往后的日子 , 蒲松龄一边继续备考 , 一边写他极感兴趣的狐鬼故事 。
72岁他再赴考场 , 终于考取了贡生 。
更重要的是 , 在几十年的沉潜中 , 他把世态人情融入笔触 , 写就了流传千古的巨著《聊斋志异》 。
《金刚经》里有言:“知一切法无我 , 得成于忍 。 ”
生活中 , 成年人都活得不容易 , 什么都不能忍的人 , 注定一事无成 。
在职场中 , 没法咽下委屈 , 就会处处与人结怨;
在家庭里 , 不能多些耐心 , 好好说话 , 婚姻就散了;
在社会上 , 不懂得收敛 , 凡事争强好胜 , 注定被人排挤 。
常言道:“事不三思终有悔 , 人能百忍自无忧 。 ”
人活于世 , 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
唯有耐得住失落、辛苦和屈辱 , 才会将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文章图片
2
让 , 是一种格局
知乎上有人曾问:“为人处世 , 最难做到的一点是什么?”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是:“点到为止 , 留有余地 。 ”
凡事懂得让一让 , 给别人一些便宜 , 也是给自己留条退路 。
有这样一个故事 。
唐朝大将郭子仪 , 戎马半生 , 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 被封为汾阳王 。
由于身处高位 , 他受到很多同僚的妒忌 , 经常遭人诋毁 。
当朝宦官鱼朝恩 , 有次趁着郭子仪出征 , 居然派人掘了郭家的祖墓 。
消息传到京城 , 朝堂一片哗然 。
郭子仪麾下的几名将军得知后 , 义愤填膺 , 想去京城为他出口恶气 , 却被他制止了 。
更出人意料的是 , 郭子仪回京后 , 竟将责任往自己的身上揽 , 说:
“臣常年领兵在外 , 管教不严 , 手下士兵们不知毁了多少人的坟墓 。 如今自家坟墓遭到破坏 , 也怨不得别人 , 这是报应 。 ”
郭子仪这番话 , 很快传入鱼府 。
鱼朝恩深感惭愧 , 立马派人将郭家祖坟修好 , 并修书一封致歉 , 两人反倒成为好友 。
面对他人的逼迫 , 郭子仪并未放计较 , 反而以豁达的胸襟包容对方 , 以让步赢得人心 。
后来 , 郭子仪遭人弹劾 , 是鱼朝恩站了出来 , 力挺郭子仪 , 帮助他渡过难关 。
有一句话说:“在这个世界上 , 谁都会有马高蹬短 , 山穷水尽的时候 , 留一些余地 , 是给自己一些退路 。 ”
生活中谁都会遇到些找茬挑刺的人 , 一味强强相抗 , 针尖对麦芒 , 只会让冲突升级 , 不可收拾 。
倒不如 , 自己吃点亏 , 适时让三分 。
如《朱子家训》所言:
凡事当留余地 , 得意不宜再往;处事须留余地 , 责善切戒尽言 。
不把事情做绝 , 看似是给别人行方便 , 其实也是给自己绝后患 , 攒情面 。
做人留一线 , 日后好相见 。
人生在世 , 学会让他人 , 便是渡自己 。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文章图片
3
退 , 是一种智慧
《史记·楚世家》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
某天 , 在吴楚边界 , 一楚国女子和一吴国女子因采桑叶而发生口角与争执 。
楚女抢输了 , 回家找父亲哭诉 。
楚父听后 , 便叫上亲戚 , 去那户吴国人家人讨说法 。
见面后两家彼此指责 , 互不退让 , 继而大打出手 , 闹出了人命 。
两国边邑长官听说自己国家的人死了 , 一怒之下 , 便起兵相互攻伐 。
最终引发了国战 , 结果两败俱伤 。
从始至终 , 双方都不曾后退半步 , 原本小小的争执 , 最终导致两国元气大伤 。
想起微博上有个话题:“什么技能 , 会在关键时刻救你?”
高赞的回答就两个字:“后退 。 ”
很多时候 , 退一步 , 不是无能 , 而是一种智慧 , 是在给幸福让路 。
看过陈丹青的一则轶事 。
有天早上 , 陈丹青和朋友出门 , 他们找了个小餐馆吃早饭 。
店里生意特别红火 , 等了半天 , 才有一张桌子空了出来 。
伙计忙得顾不上收拾桌子 , 他们等不及了 , 便亲自动手收拾起来 。
收拾没一会 , 来了个老头 , 朝他们嚷道:“我的饭还没吃完 , 你们就把我的饭收拾了 , 怎么办吧!”
陈丹青说:“要不我给您再买一份吧 。 ”
那人把嗓音提高说:“不行 , 我一天的好心情被你们破坏了 , 给些钱当赔偿吧 。 ”
朋友听了十分生气 , 准备上前理论 。
陈丹青拦住他 , 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给了那个老头 。
看着朋友不解的样子 , 陈丹青说:
和一个蛮横的人讲道理 , 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吵 。
我退一步 , 可以让事情最小化 , 那为什么不呢?况且我们还要赶时间 。
听了这话 , 朋友豁然开朗 。
很多人认为 , 遇事后退是软弱的表现 , 自己不理亏 , 就一定要据理力争 。
其实不然 。
活在世上 , 我们总会遇到磕磕碰碰 , 一味纠缠 , 只能让自己陷入泥淖当中 。
一个人懂得适时退避 , 不仅体现了为人的胸襟 , 更彰显出处世的智慧 。
人生过半 , 愿你懂得后退的道理 , 修得从容的心境 , 不惧起落 , 无畏风雨 。
人生过半:忍了,让了,退了
文章图片

《遗教经》有言:“忍之为德 , 持戒苦行 , 所不能及 。 ”
唯有忍常人所不能忍 , 方可为常人所不能为 。
人生下半场 , 选择忍、让、退 , 不是“怂”了 , 而是我们“懂”了 。
懂得坚韧 , 懂得低头 , 懂得宽容 。
人到中年成熟的标志 , 不过是开始收起锋芒 , 放下身段 , 柔软地活着 。
点个赞吧 , 与朋友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