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开栏的话】
【 上海市中医医院|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31丨立志衷中参西,投身杏林名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文汇报联合开设“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专栏,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医者使命,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绘就一幅幅党旗在市级医院一线高高飘扬的动人画卷。
口述人:李如奎 (原上海市中医脑病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人)
我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就是现在的上海交大医学院。也许是因为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幼承庭训,也许是因为自己特别钟爱中医、中西医结合,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几乎都在中医医院就职。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是把病人和疾病看作一个整体。如果医生多关心一下病人的症状,多问一些问题,误诊就会大大减少。我当了医生以后,对每一个病人都会问得很仔细。我现在看初诊病人,起码要聊一个小时,了解他的病史,当场做出相对精准的判断。
中西医结合主攻帕金森病等神经性疾病
1967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上海某局担任驻厂医师,1978年调入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又接受了系统的中医药学教育。期间有一段时间,我被借调到仁济医院,进入“六五”攻关课题组。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因我曾经接受过五年西医学教育,又曾担任副院长,岳阳医院党委和院长就委以我组建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重任,同时承担上海中医学院的神经病学教学任务。怎么去建设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神经学科,路在哪里?我和我的团队下决心从头做起。
首先我用西医神经科的知识框架,去对应中医的病症来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再重点把一些中医传统经方和临床医生经验方运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大家对临床疗效的细致观察、分析比较和深入研究,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实践进行了深度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牵头主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本中医脑病的校内教材。
1993年,我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中医脑病学术大会后,又参加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的组建工作。此后,我对如何研究并做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中医脑病科的工作逐渐有了新的思考。
在临床研究方面,我选择了一个世界上尚未发现太好解决方法的疑难疾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神经退行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神经科难治性疾病之一,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1.7%。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帕金森病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比如使用较为广泛的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服用后药物起效快,对初始应用的患者,多数可改善症状。但这类药物除了有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的外周性副作用,还有运动功能波动、睡眠障碍、精神症状等中枢性副作用。
我着手系统梳理、验证从上世纪80年代起研究筛选出来的治疗帕金森病的中医药物,并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总结出了止颤汤、止痿汤、神经复元方等系列方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沉疴顽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比如,从毒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痉、痿”同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等。
中医中药治疗神经科疑难杂症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整体治疗、标本兼治的特点,可以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而且少有副作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方面都取得较好疗效。中医中药治疗在费用方面,较西药治疗也有一定的优势。
从零起步将脑病科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从岳阳医院调入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并在医院组建了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就是现在脑病科的前身。如何从零起步将脑病科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初期,我还坚持同时在岳阳医院查房。当时岳阳医院与市中医医院的病床加起来已有近两百张,在此期间,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临床和科研队伍也壮大了,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队伍基础。于是我更深入地思考,怎样搞好中医脑病,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的神经科,如何深入研究来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科室|桂林中医院:开展6S管理评比验收活动
- 张仲景|南阳市中医院举行医圣张仲景雕像揭幕仪式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解见业:全科医学科都可以看什么病,你知道吗?|医学科普| 青岛市科技局
- 朱晒红|医院召开迎新春护士长座谈会
-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全国巾帼文明岗——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
- 医疗技术|两部门发文规范中医医疗技术命名
- 规范|两部门:规范中医医疗技术命名
- 中医医院|澄城县中医医院举行医圣张仲景雕像落成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