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尤其是三伏天,人们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便是祛湿。大腹便便、无精打采、四肢沉重等不适症状都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中医专家表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湿气“趁虚而入”。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环境潮湿等方法,预防体内湿气过重。
文章插图
最近一段时间,她经常感到身体乏力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经常感到身体乏力、无精打采,早上总不想起床。”市民王女士说,不仅如此,她还时常感觉嗓子干痒、口干口苦。王女士不解,之前她的精力比较充沛,怎么一到夏天就不一样了呢?
对此,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崔淑华表示,身体乏力、犯困犯懒的症状是典型的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中医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夏季是个炎热的季节,湿气活跃,而一些人恰恰是这时候身体较为虚弱,所以夏季祛湿就显得尤为重要。
湿气,也称湿邪,分为两种,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为感受自然界中湿气而致,此种湿气主要受到季节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暑湿熏蒸等原因使人体易感受外湿;内湿则为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所致。内湿与外湿合而为病,这正是导致夏季体内湿气过重的主要原因。
体内湿气过重危害多
据崔淑华介绍,在中医的观点中,导致身体不适的因素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其中湿气对人体的危害尤为严重。湿为阴邪,可阻遏人体阳气;湿性重着,可阻碍气血运行:湿性缠绵,可使疾病久治不愈。
湿邪侵袭人体,可导致经络肢节不畅,使关节出现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成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发病的诱发因素,甚至还可使病情加重;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相应脏腑的病变。
例如,湿气侵犯头部,可导致头脑昏沉、发蒙,头重如裹;侵犯肌肉可致身体四肢沉重、酸痛等;侵犯关节可致关节疼痛等;湿邪停滞肠胃可导致腹满、腹胀、腹泻、大便粘腻、恶心、食欲不振等。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易导致湿气缠身
崔淑华说,三伏天,热字当头。暑多挟湿、暑必兼湿,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湿气“趁虚而入”,以下习惯最好避免。
过食生冷食物。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过食肥甘厚味。中医讲甘入脾,含糖多的食物虽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一些食物,油腻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造成湿邪内蕴。
猛吹空调。夏天出汗本是一个散湿的很重要途径,而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因此要学会适当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此外,夏季湿度大,如果生活环境潮湿、阴暗、闷湿,再加上使用空调,只会加重湿气。炎炎夏日,人们习惯多坐少动,脾胃的运化功能会减弱。因此,夏季不妨主动适度运动。
【 养生|三伏养生重祛湿 少甘避湿有讲究】崔淑华提醒,预防体内湿气过重,饮食宜清淡,可适量进食一些具有除湿作用的食物。
(燕都融媒体采访人员 檀亚楠)
- 补血|曾经深信不疑的养生知识,竟然都是错的?
- 专家支招春节这样锻炼|健康养生| 养生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
- 知识|冬季养生保健知识
- 黑豆|今日起进入“五九天”!养生切记“五大忌”,多吃四个“一”,预防三种病
- 症状|【微特稿·健康与养生】研究:“新冠长期症状”风险或可预估
- 关爱退休老干部 湘潭高新区开展健康养生知识讲座|高新动态 | 骨质疏松
- 养生堂|17:25《养生堂》播出《跟着古方控血糖》
- 红枣排骨汤|朋友圈的这些养生产品不靠谱
- 小吊梨汤|【健康养生】冬季宝宝咽喉干痛,推荐一道润肺降燥的小吊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