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文章插图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今年的7月11日,是头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文章插图
今年的“三伏”特别长
三伏是我国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今年的三伏长达四十天:7月11日至20日为头伏。
“三伏”为何这么热?
“热在三伏”,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美食讲究多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暑热当头,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疲乏无力,不注意还会发生中暑,百姓说的“苦夏”就是这个意思。“三伏天”各地食俗很多,这其中颇有讲究。
饺子
在古代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
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鸡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市民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三伏”防暑禁忌
三伏天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免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必要外出时带上遮阳伞。如果在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此时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清凉通风的环境中,解开衣服,涂擦清凉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盐水或清凉饮料,头部冷敷。经休息、降温处理,一般4小时即可恢复。如果体温一直不降,需尽快去医院救治。
其次,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适应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佐以鱼肉蛋奶,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盐水、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
再次,注意补水保津液。大汗泄气,不但损津液导致咽干口燥、口苦,也损气,让人出现困乏等状态,因此要注意减少外出和及时补水。除了多喝水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水分。多进食汤、羹、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 黑豆|今日起进入“五九天”!养生切记“五大忌”,多吃四个“一”,预防三种病
- 饺子馅|今日小年,肝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 量子|号称可逆转生死?CSOL年度神器今日正式上线
- 医院|浓浓年味,送给“不离沪”的你!今日“小年”,上海胸科医院为外包服务人员送上特别祝福
- 蟹黄|吃螃蟹禁忌人群-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 胆固醇|常见慢性病饮食禁忌都在这儿
- 眼膏|它是几元钱的“万能神药”,家家户户都有,但很多人都用错了!
- 核酸|新疆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今日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
- 人均寿命|人活五十岁,不想大病找上门,牢记吃饭前后的禁忌,做好这4点
- 工作单位|北京新增本土“9+4”,多名感染者为同一饭店员工,丰台区今日全区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