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试药,绝地求生”这是参加临床试验的癌症患者最真实的写照,有的人从临床试验中获得了新生,而有的人却在临床试验中走向了更加绝望的深渊。
文章插图
一、参加临床试验,肿瘤消失了“我真的无药可救了吗?”2010年,杜丹翠的乳腺癌复发了,术后仅仅一年,肿瘤就转移到了肺部,她陷入了绝境之中。
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会复发和转移,癌细胞就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医生和她说,目前已经无法再通过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生存期可能仅仅只有半年。
在杜丹翠绝望之际,医生给她出了一个主意——一个关于乳腺癌新药的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不如搏一搏。一个新药的上市,通常需要经过临床试验,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以证实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以及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医生的推荐下,杜丹翠经过抽签幸运地进入了实验组,也就是使用新药治疗的组。为了客观对比,临床试验一般都是会设置使用新药治疗的实验组,还有使用标准疗法的对照组。
杜丹翠在这里检查、用药都是免费的,可是使用新药治疗,就意味着会面临很多未知的风险。入组以后,杜丹翠每天都按时口服试验药,药物对肠道的刺激性非常强,她腹痛、腹泻得厉害,一天要拉上十几次,另外还手脚麻木,浑身关节疼痛,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针对副作用,其实临床试验有一套很严密的检测机制,医生会及时地做出调整或者对症处理。医生为了缓解副作用,已经给她开了药,但是效果很差,吃了和没吃一样。因为参加了临床试验,不能被其他药物干扰试验数据,杜丹翠不能随便吃其他的药缓解,所以只能默默忍受。
文章插图
好在这些痛苦都是值得的,服用药物两个月后,杜丹翠去复查,最大的转移灶已经从4厘米缩小到2厘米。她感到十分振奋,对服用新药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此后,杜丹翠坚持服药,药物的副作用也慢慢地减弱了,虽然有时还是会腹痛腹泻,但是她已经习惯了,还会自娱自乐地说:“就当给肠道排毒了。”
如今10年过去了,杜丹翠身体的肿瘤已经没有对她再造成威胁,肿瘤几乎已经完全消失,维持在一个很稳定的状态。而当年的新药也正好被验证了疗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场临床试验让她节省了几百万元的开支。
二、参加临床试验,最后还是走了范阳波也曾经把临床试验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但是他却没有杜丹翠那样幸运。
多次复发,反复治疗无效,45岁的范阳波是因为这些原因参加了临床试验。
2016年夏天,范阳波因为便血,查出了晚期肠癌,之后做了手术和化疗。仅仅一年就出现了肝转移,他再次接受了化疗,本来以为这次就能治好了,结果一年后又转移了。这次盆腔、肝脏、肺都出现了转移,而他已经经受不起化疗了,另外经过漫长地治疗,他的全部积蓄已经耗空了。
经过朋友介绍,他得知可以参加新药的临床试验,不仅可以使用最新的靶向药,而且还不用花一分钱。妻子很担心这种免费的新药实验会不安全,觉得就像把人当成小白鼠一样,但是他心动了:“有风险也有机会,就算当小白鼠,我也愿意。”
文章插图
然而,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可以参加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有着严格而复杂的入组标准,只有真正符合条件的患者才可以进入。大部分可以被批转参加的患者都有这几个特点,对已有的疗法不耐受、副作用太严重、疗法效果不佳,或者所有的疗法都用尽了都没有控制病情。幸好,经过严格的检查,范阳波符合标准,入组了。
靶向药有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皮疹、腹泻,有时候还会造成肠道粘膜受损,大概有3%的患者会因为靶向药的副作用而停药。一开始用药,范阳波就起了皮疹,还出现了轻微的大便潜血,随后副作用越来越严重。而且肿瘤没有被控制住,医生最终建议他出组。
虽然大部分临床试验都经历了周密设计,药物也都是最先进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癌症患者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范阳波没有那么幸运,新药没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出组一个月后,范阳波便因抢救无效去世了。
三、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临床试验靠不靠谱?在癌症穷途末路的阶段,参加临床试验,从经济上和治疗上,对患者都有很大的帮助。6月2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倡议要积极鼓励已经无法治愈的癌症患者参加临床试验,而在中国目前只有3%的癌症患者参加了临床试验。
- 推荐|2021年以来,推荐展示活动联动多家连锁药店……
- 诱发|缓解偏头痛 可以这么做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解见业:全科医学科都可以看什么病,你知道吗?|医学科普| 青岛市科技局
- 57岁退休阿姨坦言:我想找老伴,对方只要满足3个要求就可以了
- 骑摩托、晒基尼照,63岁奶奶改行做模特身材比少女还火辣
- 腘动脉|血栓遍布全身动脉大爷险截肢
- 确诊|北京1月15日以来累计报告75例本土感染者,已公布轨迹汇总
- 小戴|通宵打游戏,27岁小伙差点没了!这病40岁以下犯,更危险
- 血管|50多种疾病都与它有关!伤肠道、损血管、降免疫…全身遭罪!用好3招,危险悄悄降
- 男性衰老|男性衰老“核武器”或公布,烟酒第4,第1名很多大叔“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