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杨磊:肿瘤科医生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还要有共情能力

融媒体采访人员:荆冰 王建生
“我从医22年了。接触、医治过很多肿瘤患者。我觉得,所有的肿瘤患者其实比我们医生想象中要坚强,他们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其实一直激励着我,激励着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行。虽然我是一位医者,但是在给患者治病的过程中,患者也给予了我一定的教育和提升。”
杨磊,南通市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兼消化内科主任、营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肿瘤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南通市“226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
能力|杨磊:肿瘤科医生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还要有共情能力
文章插图
一名称职的百姓健康“守门人”需要具备这些特质杨磊成为肿瘤科医生有一段渊源。杨磊说,妈妈怀着我的时候,就曾想让我长大以后学医。读初二、初三的时候,外婆得了淋巴瘤,是在南通肿瘤医院治愈的,所以在考大学的时候,她和父母共同填的志愿几乎全都是医学院,并如愿上了南通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时,她把投简历到了南通市肿瘤医院,并被录用。
杨磊觉得,作为肿瘤科医生,需要具有这些特质:一是基础知识非常深厚。因为肿瘤科医生面对的是肿瘤,且肿瘤高发人群多是老年人,所以会有很多的合并症。肿瘤科医生,尤其是肿瘤内科医生,需要具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同时,肿瘤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不一样,他们除了遭受到生理的伤害之外,还会受到心理伤害,这些心理伤害甚至不亚于生理伤害。所以,肿瘤科医生还需要具有共情的能力,需要知道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疏导,需要学习和承担得更多一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交通阻断。杨磊管理的病床边出现了这样一幕:妈妈躺在床上挂水,正在上初三的儿子坐在床头写作业。患者的丈夫在几年前车祸去世了,往常陪床的姐姐也因为疫情期间交通阻断无法赶来,患者本人此时已经到了泌尿系统肿瘤的晚期。杨磊看到这一幕后,立刻发动全科捐款,同时邀请电台进行线上采访,呼吁社会来关爱这个家庭。在大家的帮助下,患者终于度过了非常特殊又危难的时期。
肿瘤治疗水平突飞猛进,大家不必谈癌色变杨磊介绍,肿瘤治疗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靶向药物的出现让患者尤其是很多有靶点的患者,比如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让他们的生存时间明显的、大大的延长了。同时免除了化疗的痛苦,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近5年来,免疫治疗又加入了抗肿瘤治疗的行业,将肿瘤的治愈率大大提升了一个台阶。所以在未来,肿瘤治疗可能会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化疗、放疗、手术、靶向、免疫等共同治疗下,治愈率会进一步提高。
关于化疗的毒副作用,杨磊说,化疗的主要毒副作用就是骨髓抑制,骨髓抑制常见的表现是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以及血小板的减少。白细胞减少,可以使用刺激因子,血红蛋白下降,有促红素治疗。血小板减少在过去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只能够暂停化疗,延迟化疗,这样势必又会引起患者疾病的进展。现在也有药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恢复逆转。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好药进入医保造福更多的患者杨磊说,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改善,有很多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都已经纳入医保,并不会出现几年前电影《我不是要药神》中那样的状况,绝大多数患者还是能够看得起病的,通过有效的医疗手段能够延长生命,甚至治愈疾病。
对于创新药物价格高的问题,杨磊认为,这其中存在一个科研投入的问题。她说,一个药物,从最早发现,到运用到动物身上、运用到早期的小样本患者身上,然后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整个过程是漫长的,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这是它上市后价格高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应一味地去指责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价格,因为如果没有这么高的价格,它投入的科研资金就无法回笼,就无法再为未来的研发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当然,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有的患者无法使用新药治疗,“我觉得医者的心,甚至比家属比患者更难受。”杨磊希望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让越来越多的好药早日进入医保,造福更多的患者。
本文来自《医师报》主办的“走访健康守门人”专栏。“走访健康守门人”致力于展现我国广大医生的职业风采,讲述来自不同治疗领域的数十名医生,如何用高超医术和仁爱之心,突破医疗条件限制,帮助患者实现“让健康触手可及”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