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将于7月1日正式在国内上映 。 有幸在影片点映的时候观看了影片 , 最大的感受就是比预期还要精彩——整部影片无论是叙事的方式 , 效果的呈现 , 都与同类型影片非常不同 , 完全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 , 以至于看完之后久久都不能平复 。 如今在消化并且酝酿了一些时日后 , 才整理了观看感 , 希望能给没有看过的朋友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 。
文章图片
看过不少的主旋律电影 , 大多都是截取一段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放大 , 以此突出某个事件 , 某个人物 , 以“小”来突显大精神 。 而《1921》在叙事手法上显得很特别 , 不是以常规的宏观叙事方式进行 , 也不是以编年史的视角去阐述一段历史 , 更着重在一个大的背景之下 , 一个时间线上 , 对人物的聚焦 , 是以“大”的背景来聚焦人物 , 还原并且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 简单来说就是以时代“横截面”的视角展开 , 让整个故事 , 所有的人物都被描绘得相当的生动、鲜活、立体 , 更能令观众有一种切身感受 , 不会因为历史事件、人物的时代久远而产生疏离感 , 反而更容易从中引发大众的共鸣 。
文章图片
其实能做到这一点 , 就绝对不是一人之力 , 要靠编剧的独特视角以及切入点 , 要靠导演精准而特别的镜头感 , 要靠演员生动以及贴近历史人物的演出 , 才能实现这么一个具有震撼性的效果 。 《1921》在拍摄手法上具有很广阔的视角特色 , 以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为时间线 , 带出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事件 。 比如日本当局曾试图破坏“一大”会议及共产国际代表被追踪 , 在这个部分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 , 着重以戏剧的手法去表达 , 增加了动作的场面 , 谍战的情节 , 让这段历史变得更为生动且有观赏性 , 概括而论就是以国内、国际双重视角的结合 , 令影片的内容变得饱满 。
文章图片
再有 , 整部影片刻画的另一个重点在历史人物上 。 1921年这个历史背景下的先辈都是年轻人 , 每一位都是意气风发 , 每一位都是充满了朝气 , 在他们身上写下的就是青春革命的鲜明形象——要知道当时13位“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不过是28岁 , 但是他们在当时已经有了深深的觉悟 ,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用青春与热血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 , 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所以这一份精神传递了百年 , 直到今天都能令人振奋与鼓舞 , 而这些在影片中都得到了很好的烘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这里就不得不提饰演这些先辈的演员们在表现上的生动与贴切 。 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 , 却通过自己的揣摩、理解 , 传神地表现出了先辈们的革命气节 , 精神面貌 , 以及思想觉悟 。 不夸张的形容 , 在他们的眼神中甚至能看到当年先辈眼神中的热忱与坚决 , 俨然 , 这已经超越了时空 , 跨越了时代 。 另外 , 这些演员对于历史细节 , 人物情感的还原也拿捏得非常精准 。 一如李达与王会悟在新婚后被查 , 火速搬家的那一幕 , 两位演员所表现出的无奈、义无反顾就很令人痛惜 。 还有两人一同为“一大”召开所做出的周密准备 , 在举手投足间的呈现上就极具感染力 。
文章图片
《1921》整部电影有很多的感动的部分 , 除了演员在表达以及渲染上的到位之外 , 导演对镜头的运用 , 拍摄的手法也相当加分 。 比如开场与结尾都运用了黑白影像化 , 增强了时代的触感 , 也令影片更具有代入感 , 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真实风貌 , 前后两个部分都以此手法处理刚好是遥相呼应 。 而在影片的主要部分则是以鲜明、饱和的色调去突显质感 , 尤其是在开国大典那个部分 , 色彩的冲击力极强 , 具有时代的韵律 , 拉近了时代感 , 同时也撇去了以往主旋律电影记录多于叙事的表现手法 。
文章图片
那一段段历史 , 那一位位先辈 , 以及他们身上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纪念与传承 , 而电影《1921》就是一个最好的载体 , 以独特的手法 , 不一样的视角去还原了历史 , 去重塑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先辈 , 让我们在影片中得以回溯过去 , 展望未来 , 不断激励自我 。 愿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 能继承与发扬先辈的信念与精神 , 将百年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
稿源:(树娃)
【】网址:/a/2021/0630/0630114920R021.html
标题:重返《1921》聚焦先辈少年时,不一样的历史影片,传承百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