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

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
文章图片

文丨 壹观察 宿艺
万物互融已是确定性的产业共识 , 而AI正在成为这场新技术变革与产业演进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
6月23日 , 主题为“布”可思议的OPPO小布助手2021大学生技能挑战大赛落下帷幕 。 作为今年覆盖高校最广泛的AI开发者赛事之一 , 本次大赛报名队伍共计2323支 , 其中有效报名1247支、国际院校39支、国内名校305支 。 历经近两个月激烈角逐 , 有四组队伍杀出重围并成功晋级“精英培训营“阶段比拼 。
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
文章图片

最终蛋炒饭队创作的《倒放挑战》斩获了特等奖;天降琪宇队创作的《推理加》、LL TEAM队创作的《音乐树洞》、银河战舰队创作的《一站到底》获得了一等奖;另外《一战到底》还获得vlog奖 , 叁肆陆队的作品《字母由来》获得人气奖 。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 , 赛事期间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宣布了组建方案 , 这也是国内智能助手领域重要的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探索 。 业界资深人士对此评价称:“小布助手在产学研领域的投入和尝试 , 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AI产业跨模态融合共创” 。
小布助手探索跨界融合共创新模式 跨多维学科与行业应用的AI创新 , 从来不仅仅是顶级企业间的“掰手腕” , 人才的培养对于AI长期演进与重点突破至关重要 。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 中国科技企业成长为“全球创新两极”之一 , 但面向新技术时代的产业人才培养方式急需变革 。 这也是OPPO小布助手推动主办“2021年大学生技能挑战大赛”的重要原因 。 其主旨是为中国高校学生开发者群体提供平等多元的交流和竞技机会 , 鼓励学生贴近实际业务背景与应用需求去孵化创意功能 , 并借此聚合产业各方共同推动中国AI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与长期竞争优势 。
《壹观察》认为 , 本次大学生技能挑战大赛有三大特点尤为突出:
一是聚焦与协同四条AI创新赛道 。
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
文章图片

本次大赛共推出了四大AI创新赛道 。 从内容上来看 , “科技之教”主要聚焦于智能助手在教育领域场景下的相关应用;“科技之善”则注重老幼残障等群体对AI语音技术在公益场景的需求应用落地;“科技之美”致力于挖掘AI科技的“浪漫美好” , 目标打造包括AI作画、AI谱曲等沉浸式AI语音艺术类技能;“科技之趣”则重点挖掘类似小布说唱、AI小游戏等突出趣味性和娱乐性的语音新技能领域 。 可以说 , 四条赛道基本上覆盖了智能助手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场景 , 各高校大学生可以基于自身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开发和创作 , 同时兼顾了实用性与产业转化能力 。
【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
文章图片

从最终斩获特等奖与一等奖的四个参赛作品来看 , 也准确契合了大赛对四大AI创新赛道的设定 。 比如蛋炒饭队的《倒放挑战》 , 可以让所有用户通过手机进行娱乐听力游戏 , 玩法新颖不枯燥;天降琪宇队的《推理加》是一款有趣的推理游戏 , 难易皆有 , 玩法覆盖各个年龄段的玩家;LL TEAM队的《音乐树洞》 , 可根据听歌者的心情来播放相关音乐 , 让音乐治愈人心;银河战舰队的《一站到底》是一项知识问答类的交互游戏 , 答错一题即游戏结束 , 玩法更加刺激有趣 。
二是赛制创新 , 更强调对大学生开发者的培养与激励 。
奖项设置方面 , 除了必备的奖金和荣誉(特等奖8万元 , 奖金池30万元) , 更有大学生开发者看重的顶级专家、行业大牛、明星企业技术高管进行面对面指导 , 以及共同探讨将大学生AI创意进行产业落地的可能性 , 同样强调了中国大学生开发者的核心关注度与实际产业转化特点 。
进行|小布助手学术顾问委员会组建,构筑AI产业融合共创新模式
文章图片

大赛从6月19日进入到“黑客马拉松”阶段:成功晋级决赛的四支队伍独立进行程序设计 , 现场并进行vlog拍摄 , 作品完成后上传至后台等待6月23号答辩 。 答辩当日 , 导师评委分别从参赛队伍设计作品及vlog拍摄两大环节进行最终评比 , 现场根据vlog单独评出【最佳呈现奖】 。 此次赛事全程通过在线会议进行 , 包括优必选科技副总裁、深圳研究院副院长庞建新 , 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梅林海 , OPPO智能感知首席科学家郭彦东等众多嘉宾与AI专家将亲自下场 , 以线上1v1指导的方式与参赛者进行交流 , 根据导师擅长领域与参赛队伍所选赛题一一分配导师与队伍 。 摆脱了国内过去一些AI开发大赛“重颁奖 , 轻培养”的传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