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

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

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

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

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

日军|她因太美被日军带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救下时将士泣不成声
文章图片

英国政治学家、哲学家霍布斯曾经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描述了一幅人类早期的野蛮画面 , 那是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状态 , 为了争夺各种生存资源 , 战争一触即发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无休止的冲突并没有让大家的生活变好 , 于是人们签订契约 , 将个人权利让渡给团体 , 组建了一个叫“利维坦”的庞然大物 , 以维持内部和平 。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也曾发表过他的社会冲突理论 , 他以心理还原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战争和冲突 。 他认为人性深处有一种敌对冲动 , 这种心理冲动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 再加上各种团体间的利益冲突 , 对立形势便愈演愈烈 。 如此看来 , 战争似乎是根植于人性的东西 。 毫无疑问 , 战争又是残酷的 , 会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
一、战争创伤
战争是无比残酷的事情 , 无数鲜活的生命可能在一瞬间就全部陨落 , 绝望的嗥叫、猩红的鲜血、刺鼻的硝烟、阴森的兵器 , 共同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争图景 。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仅仅是体现在真枪实弹的正面战场之上 , 战场之外隐藏的诸多罪恶才能更加彰显出战争的惨无人道、丧绝天伦 。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小英就替我们解开了战争背后的阴暗面 。 她用今天的话来说 , 是一名慰安妇 。 二战时期 , 日军侵略中国后 , 每次占领一个村庄 , 往往会杀光全村的男人 , 只留下年龄合适的女子 。 他们把这些女人抓进军营 , 强迫她们成为性奴隶 , 一遍遍地忍受全军营男人的凌辱 , 场面不堪入目 。 而小英就是这些女人中的一个 。
抗日战争胜利时 , 小英等一众慰安妇得到了救援 , 参与救援的人员看到眼前的景象无一不流下眼泪 。 一个个花季少女被折磨得如同干尸 , 目光无神 , 看到有人走近就会表现出本能的害怕 , 她们受到的心理和生理创伤是难以衡量的 。
慰安妇的历史是二战最悲惨的历史 , 受此折磨的女性不计其数 , 而她们也成了记录日军罪行的最好人证 。 2017年郭柯拍摄的一支纪录片《二十二》在中国内地上映 , 影片记录了中国现在仍然在世的二十二位慰安妇的生活现状 。 全片没有解说 , 也没有历史画面 , 全部都是由当事人的口述组成 。 此片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 。
二、战争与现代性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鲍曼曾分析过二战期间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事件 。 私以为 , 大屠杀和慰安妇一样 , 都是战争残暴的表现 , 它们二者也往往相伴而生 , 对大屠杀的分析有利于我们认清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 , 避免我们重蹈覆辙 。 人类历史上 , 不应该再发生大规模的屠杀 , 也不该再出现慰安妇 。
鲍曼认为 , 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现代性对秩序追求的最“杰出”的作品 , 大屠杀在现代理性社会、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阶段和人类文化成就的最高峰中酝酿和执行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大屠杀是这一社会文明和文化中的一个问题 , 大屠杀与现代性之间有选择性亲和的关系 。
在传统的观念里 , 大家都认为大屠杀代表着野蛮 , 所以大屠杀的发生只能说明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入文明的阶段 , 甚至暂时性地退到了野蛮的境地 。 根据法国社会学界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的观点 , 文明意味着 , 外部控制逐渐转变为个人自主的内部控制 , 由于羞耻心等一系列心理体验的考虑 , 人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在埃利亚斯的思路里 , 屠杀意味着情绪的失控和暴力的泄露 , 是不文明的表现 。 然而 , 德国人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 , 以及日军对中华民族的屠戮却不是导源于人对自身行为的失控 , 而是人对国家权威绝对服从后造成了道德判断的真空 。 现代性对秩序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宏大设计赋予了大屠杀以合法性 , 国家官僚体系赋予了它工具 , 社会的麻木则赋予了它“道德通畅”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