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爱情就是两棵树,肩并肩站在风里,同舟共济,生死相依

有人说 , 男人是树 , 女人是藤 , 世间总见藤缠树 , 女人总要依附着男人 。
然而 , 林徽因并不是柔情的藤蔓 , 她也是一棵风姿绰约的树 , 与梁思成并肩站在风里 , 根紧握于地下 , 叶相触在云端 。 在滚滚红尘中 , 相互依靠 , 相互扶持 , 相互尊重 。
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

林徽因:爱情就是两棵树,肩并肩站在风里,同舟共济,生死相依
文章图片
1928年 , 学成归来的林徽因与梁思成接到了他们的第一份工作——前往东北大学 , 成立国内第一个建筑系 。
那时候 , 建筑学对于中国而言 , 还是个十分陌生的学科 。 林徽因和梁思成作为先驱 , 要在这张白纸上画上第一笔属于自己的符号 。
白手起家 , 其困难可想而知 。
为了让国内的学生用上合适的教材 , 两人将留学时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细化和分类 , 分为绘图、设计、建筑学、美学等学科 。
梁思成是系主任 , 教建筑学和建筑史;林徽因是教授 , 教专业英语和美术装饰史 。
但实际工作起来 , 他们往往是不分彼此的 。
林徽因:爱情就是两棵树,肩并肩站在风里,同舟共济,生死相依】他们有着共同的想法 , 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拥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准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锐和文学家的洞察力”的全方面人才 。
他们在讲课时会旁征博引 , 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许多哲学、音乐、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知识 。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 也在潜移默化中对这门陌生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两个人都成了学生喜爱和的先生 。

林徽因:爱情就是两棵树,肩并肩站在风里,同舟共济,生死相依
文章图片
中国建筑学泰斗、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并非两人的学生 , 却也真诚地表达过心中的敬意:
“以后 , 偶尔赴八宝山参加某人的追悼会之机 , 我总要悄悄地去林先生的墓旁 , 向恩师致以哀思 。 一位了不起的中华第一女建筑师 , 才华横溢的学者 , 她在建筑方面与梁先生并驾齐驱 , 共同做出卓越的贡献 。 ”
林徽因能得如此盛誉 , 最引以为傲的是作为丈夫的梁思成 。
一个独立、坚强、充满生命朝气的“贤内助” , 又怎么会得不到丈夫衷心的爱与尊重?
林徽因有依附男人的资本 , 或者说 , 有众多成功男士心甘情愿为她所依附 。 她是林家的千金小姐 , 是政界名流、文人名士林长民的掌上明珠 , 论美貌 , 论才学 , 她丝毫不逊于京城名媛陆小曼 。
同是风华绝代的佳人 , 她却终究没有像陆小曼那样 , 将人生付诸醉生梦死 , 将重担一股脑扔给爱人 。
林徽因愿意站出来 , 与梁思成并肩承担 , 投身于他们共同热爱的事业中去 。
真正的爱情 , 是两人共撑一艘船 , 无论谁是掌舵者 , 都齐心协力划向幸福的彼岸 。

林徽因:爱情就是两棵树,肩并肩站在风里,同舟共济,生死相依
文章图片
林徽因和梁思成 , 两个瘦瘦小小的人儿 , 却一把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的筹建、成立、教学的重担全都包揽在了自己身上 , 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
但无论压力再大 , 有彼此的陪伴与支持 , 相偎相依 , 沾一点儿苦楚 , 也能细细品出点儿甜来 。
学生们有了钻研的兴趣 , 往往课余时间还要跟林徽因去家里继续畅谈 , 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
学生们离去 , 欣慰又疲惫的两人还有成堆的作业需要批改 , 熬夜便成了家常便饭 。
于是 , 两盏台灯 , 两个认真的人 , 便在每一个如水的夜色中默默地互相陪伴着 。 偶尔累了 , 倦了 , 抬起头看看对方的脸 , 相视一笑 , 便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
看着妻子日渐消瘦的脸 , 梁思成很是心疼 。 他将林徽因面前的作业放到自己桌上 , 假装生气地对她说:“不睡觉 , 不休息好 , 哪来给学生讲课的精神?小心长皱纹!”
林徽因看着他那假装正经的模样 , 不由地甜蜜地笑了 。
知道是丈夫心疼自己 , 她乖乖地站起身来 , 给梁思成沏好一杯茶 , 或者添一件衣 , 然后满意地睡去 。
林徽因是幸福的 , 这种幸福不是来自热情的玫瑰、浪漫的誓言 , 而是像她笔下的柔情而绵长的散文 , 缓缓流淌在她的身边 。
若没有共同经历过风雨 , 便不会产生这样的默契 。 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 , 他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 也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

林徽因:爱情就是两棵树,肩并肩站在风里,同舟共济,生死相依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