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人喜欢辽国南北院制度?看完其制度特点,你也会敬佩
在俄罗斯 , 人们经常称呼我国为“Китай” , 这个俄语单词翻译过来是“契丹”的意思 , 然而 , 为什么俄罗斯称呼中国为契丹呢?契丹只是我国历史上曾经建立过政权的一个少数民族 , 然而它却在国外保有较深的印象 , 除了当时契丹所建立的辽国国力强大、与境外交流频繁外 , 其实还有别的原因 。
文章图片
契丹族自诞生起 , 就与他族交流频繁 。 他们不仅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 还与境外有关联 , 因此当境外的人见到穿中原服饰、说汉语的契丹人时 , 误以为契丹是整个中国 , 于是将契丹人称为中国人 。 那么 , 契丹与中原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契丹族政治中具有民族色彩的一笔是“因俗而治”和“胡汉一体” ,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 , “因俗而治”是指根据民族风俗、文化来治理(百姓) , 而“胡汉一体”则是指将契丹文化与汉文化融为一体 。 在这样的思想下 , 契丹建立辽国后 , “一元两制”制度便应运而生 。 它在历史的潮流中引导了积极的风向 , 为之后少数民族的统治(尤其是大清)开辟了先河 。
文章图片
如果观察契丹族历史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 , 大概就能够知悉他们为何如此重视文化融合了 。 契丹族源自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 在这两条河流的旁 , 诞生过许多民族 , 他们依河流而建 , 与周围的民族交流非常频繁 。 契丹人虽然以放牧为生 , 但是与周围汉族人交流后 , 渐渐学会了耕地 , 于是转变为农、牧相交的生存方式 , 并一直与汉人有密切的联系 , 这便是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最好印证 。
在契丹内部 , 曾有大大小小许多的部落 , 他们基本都推崇这样的管理方式 。 每个部落的首领“可汗”都是由选举产生 , 他们任用贤德、能够服众的首领 , 这种推举方式倒是与汉政权的世袭制度有所不同 。 然而 , 在契丹内部一位首领的崛起后 , 选举制被逐渐淘汰 , 转变为汉人的世袭制度 。
文章图片
这位首领便是耶律阿保机 。 耶律阿保机十分崇尚汉文化 , 且渴望能够将自己的首领之位通过家族血统来传递 。 他上位后做了两件事 , 一件是建立大契丹国 , 一件便是将“可汗”转变为“皇帝” 。 这不只是一个称呼的转便 , 更多的是将少数民族原先的部落制度变为国家制度 。
不过 , 因俗而治真正实现是在辽国时期 。 936年 , 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耶律德光 。 燕云十六州境内全都是汉民 , 从始至终实行汉制 。 虽然燕云十六州名义上属于耶律德光 , 但是各州都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 。 这就造成了尴尬的局面 , 谁也不服从谁 。
文章图片
直到947年耶律德光把石敬瑭打败 , 收服了后晋势力并建立辽国 , 此事才平息 。 但是两地民族无法做到融合 , 一直是令辽太宗头疼的难题 。 辽世宗耶律阮便解决了这个难题 , 他学习汉三省六部的官职制度后 , 决定将契丹、汉官职分立 , 形成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 在王宫中 , 契丹族的官员在北面的宫殿办公 , 而汉族的官员在南面办公——这便是一元两制 。 不过 , 一元两制中最重要的仍旧是“一元” , 为了控制国家政权掌握在契丹人手中 , 汉官职是没有契丹官职等级高的 , 且国家要务都是由契丹官员承办 。
虽然南北官分立似乎给民族融合带来阻碍 , 不过这项制度并不像想象中的僵硬 。 辽统治者不仅分立两族制度 , 因俗而治 , 而且善于吸收汉族制度中的优点并加入辽制度中 , 比如枢密院的创立 , 就是仿制了唐朝的枢密制度 。
文章图片
辽国的政治制度颇具特色 , 巧妙地将胡汉结合 , 使得民族融合加深 。 不仅是辽国 , 在金、西夏乃至后来的大清 , 我们都能从中找到民族文化相融的影子 , 比如大清中的木兰秋狝 , 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加强各民族交流而设立的活动 。 民族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一元化 , 而是互惠互利 , 在民族间的学习交流中成长 。 各个民族百花齐放 , 才能为国家带来更美好的春天 。
【为何越来越多人喜欢辽国南北院制度?看完其制度特点,你也会敬佩】包括辽在内的少数民族政权 , 其实都有其发展的特点 , 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由于他们同为少数民族 , 其发展呈现相似的趋势和特点 , 但是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特征 。 如果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政权感兴趣 , 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宁愿被赐死也不造反?理由其实很简单
- 溥仪|清朝灭亡了109年,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他们发工资?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安禄山|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 曾国藩|曾国藩告诫我们: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这是为何?
- 诸葛亮|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来无人敢盗?刘伯温:所有事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 坚守比逃避更有意义?为何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库图佐夫却选择放弃?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官至解放军总后勤部主任,他被评为中将衔,为何突然被取消
- 大清已亡100多年,皇室早不存在,为何还有守墓人?谁给他们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