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美色能统治一个国家?“埃及艳后”告诉你:俺靠的是智慧
“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生于公元前69年 , 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 , 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 。 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和她共同执政 , 统治埃及 。 公元前51年克里奥佩特拉登上王位 。
克里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 , 在后人的记述里 , 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 , 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 , 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心甘情愿地为她效劳卖命 。 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等 , 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肉感妖妇” 。 莎士比亚这么形容道:“争强好胜的女王 , 你无论做什么都是那么得体 , 责怪也好 , 笑也好 , 哭也好;你的每一种情绪都充分地力图表现得美好而动人 。 ” 。 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 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 , 克里奥佩特拉同样被描述成用色相引诱凯撒大帝 , 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凯撒大帝遇刺后 , 她又迷倒了安东尼 。 可是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 , 在与罗马人交战彻底败北之后 , 克里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 , 不得已以毒蛇噬凶自杀 , 年仅38岁 。
文章图片
埃及艳后与凯撒
“埃及艳后”并非美若天仙
传说塑造里了一个美艳绝伦的艳后形象 , 她的神秘与手段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 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 , 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献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 历史上真实的克里奥佩特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真的美若天仙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好还是回到她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雕像中去寻找 。 可是 , 保存至今的雕像实在是凤毛麟角 , 德国柏林博物馆尚有一尊据称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埃及艳后的肖像 。
这尊肖像所展示的埃及艳后并不美艳 , 看上去她就是个平平常常的女人 , 头发只是简简单单地打个髻 , 风格朴实 , 这样的装扮显然无法俘获罗马将领的爱情 。 她的鼻子应该属于鹰钩鼻 , 而且她的嘴唇并不性感 。 她也不饰戴任何珠宝 , 没有耳环 , 没有项链 。
如果说保存在柏林博物馆里的这尊雕像说服力尚嫌不够的话 , 伦敦大英博物馆举行的“埃及艳后”展览则彻底揭开了这位传奇女人的面纱 。 这是首次同时展出11尊克里奥佩特拉的雕像 , 而这批雕像过去一直被误以为是其他王后 。 从这些雕像看 , 女王不过是长相一般 , 脸上轮廓分明 , 看起来较为严厉的女人 。 她的个头矮小短粗 , 身高只有1.5米 , 身材明显偏胖 。 她的衣角也相当朴素 , 甚至脖子上明显有赘肉 , 牙齿长得毫无美感 。
文章图片
埃及女王雕像
至于克里奥佩特拉的相貌 , 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从未提及 。 艾尔·达利表示:“他们(阿拉伯学者)赞美她的学识和管理能力 。 ” , 达利具体解释说 , 人们之所以只将埃及艳后看成一个爱勾引男人的风流女子 , 是因为后人对她的认知全都来自于她的敌人 。 我们当前所有有关埃及艳后的认知 , 全都是来自于她当年的敌人——罗马人 。 罗马人对她相当轻视 , 希望将她描绘为一个性感亡国的尤物 。 这就是所谓的“埃及艳后” 。
卓越的思想与学识
近期一位英国学者发现 , 埃及艳后精通5种语言 , 他的第一语言是希腊语 , 但她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 。 凯撒大帝和安东尼之所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与克里奥佩特拉的姿色并没有直接联系 。 这是英国一位学者的最新发现:其实在中世纪学者的眼中 , “埃及艳后”不是靠美色而是凭借卓越的思想和学识征服人心的 。
克里奥佩特拉在阿拉伯世界是备受尊崇的大学问家 , 她对炼金术、哲学乃至数学和城市规划无一不晓 。 她聪明、诙谐、迷人 , 而且她还具有惊人的毅力 。
【靠美色能统治一个国家?“埃及艳后”告诉你:俺靠的是智慧】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埃及古生物学者奥卡萨·艾尔·达利在一批以前从未被发现过的中世纪阿拉伯文献中发现 , 克里奥佩特拉并不像希腊传记中描写的那样只是一个美艳妖娆、专爱勾引男人的风流女子 , 她可能是一个富有才华的数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 。 克里奥佩特拉写过好几本关于科学的书 , 她的宫廷是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 , 克里奥佩特拉经常和一些科学专家开会讨论科学难题 。
- 罗士信|她生擒程咬金,杀罗士信,因贪恋美色投降,却被未婚夫一枪刺死
- 曾国藩|曾国藩告诫我们: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这是为何?
- 王阳明|王阳明: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在两件事上做到自律,注定是人上人
- 包拯经常得罪人,为何还能在26年升官25次?专家:看看他后台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
- 甘英没能到达罗马帝国的事实,对于世界历史的进程究竟有多大影响
- 苏波战争:八十万苏军为何没能灭掉波兰,反而遭到惨败?
- “容忍”解决不了矛盾,“理解”才能消除误会!
- 如果你是这6个姓氏,那可能不是“炎黄子孙”,而是匈奴人的子孙
- 1768年的叫魂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能引起那么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