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中国首个结直肠癌一线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医生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肠镜

癌症|中国首个结直肠癌一线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医生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肠镜
文章插图

近日,中国首个结直肠癌一线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获批,中国结直肠癌将正式进入精准免疫治疗时代。
癌症|中国首个结直肠癌一线免疫治疗药物获批,医生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肠镜】我国是消化道肿瘤大国,发病前五的癌症中,有三种都是消化道肿瘤,死亡前五的癌症中,四种都是消化道肿瘤,可见其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癌症报告,在消化肿瘤中,2020年我国新增约55.5万肠癌患者,约有28.6万人死于肠癌。
近年来,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年轻人工作节奏紧张、精神压力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导致近些年肠癌的发病呈明显上升及年轻化趋势。
早期肠癌通常无明显症状,有的人会出现大便带血、大便形状改变,大便次数、习惯改变等,后期可能会出现腹痛、大便梗阻等。从临床经验来看,目前因发生梗阻前来就医最后被确诊为肠癌还是较多见的。因此,在生活中要留意这些可能提示有肠癌可能性的症状,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要尽早去做肠镜检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肠镜检查是能直接发现肠癌最有效的手段,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在今年年初公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也提出,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都要做肠镜检查。虽然肠癌大部分都是散发性的,但也有5%左右的发病是遗传性结直肠癌引起的,因此有相关家族病史的人,尤其需要关注早筛和长期检查,建议可以提前到20岁至25岁就开始做肠镜检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往往都有错配修复缺陷的情况。什么是“错配修复缺陷”类型的肿瘤呢?简单来说,人体的DNA在复制过程中有时也会出错,如果修复功能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就无法进行及时“纠错”,久而久之,错误累积的越来越多,导致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就会容易引发癌症。我们将这一类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的病人称之为“MSI-H/dMMR”的病人。这类病人在所有的肠癌病人里面大概有15%的比例。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有这种针对家族遗传的,明确有错配修复缺陷病史的患者,通过免疫治疗能够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沈琳教授指出:“在临床上MSI-H/dMMR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预后指标之一,而这类晚期患者长期以来面临着治疗方案有限的困境。随着近年来免疫治疗发展,MSI-H/dMMR已成为重要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之一,帕博利珠单抗的此次获批或将改变我国这类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格局。”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顾军
图片:本报资料图片,摄影:袁婧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