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近日 , 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 , 经久不见 , 相互问候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过得怎么样啊?”其中不乏有幸福惬意者 , 但更多的还是一脸愁容 , 抱怨着生活压力太大 。
其实 ,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压力 。 年轻时 , 一无所有 , 偏偏又缺乏经验阅历 , 一入社会就摔跟头 , 万事都要跌跌撞撞地去摸索;到了中年 , 房贷车贷纷至沓来 , 上有老 , 下有小 , 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 那就更不用说等到晚年 , 行动不便的艰难了 。
本文插图
问问那些一脸轻松的同学 , 他们是怎么把日子过得这样滋润的?老同学倒也大方 , 直接告诉我们:“若想过得好 , 必须‘背叛’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 ”
仔细一听才知道 , 他们所说的“背叛” , 不是背后耍手段 , 出卖朋友 , 而是“断舍离”之意 。
“断舍离”一词出自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 , 讲述的是人生一路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与丢弃的过程 , 只有懂得适时切断对那些不合适 , 非必需品的眷恋 , 生活才能简单清爽 。
那么 , 我们要“背叛”的 , 是哪两个重要之人呢?
01
背叛固执的父母?
本文插图
若想过得好 , 首先必须“背叛”父母 。
中国的父母都怀着“望子成龙 , 望女成凤”的夙愿 。 于是 , 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一大清早为孩子起床做饭 , 紧赶慢赶喊孩子起床;吃完饭就得马不停蹄地送孩子去学校 , 再开车赶去上班;临近下班时间便开始焦虑 , 因为得去接孩子放学了 。
忙碌整天回到家也不能休息 , 孩子的晚饭还没做 , 吃完晚饭还得去上辅导班 , 之后又是一轮接送 , 等到半夜发现孩子的作业还没辅导……
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现照 。
本文插图
父母希望孩子全面发展 , 不输在起跑线 , 将来也能出人头地 , 干出一番事业 , 这本无可厚非 。 但问题就在于 , 在培养的过程中 , 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自己的意愿 。
上什么辅导班 , 上多少辅导班 , 什么时候上 , 上多久 , 全都由父母一手把控 , 从没问过孩子愿不愿意 。
当然孩子要是透露出一点抗拒心理 , 那就成了不争气的表现 , 毕竟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 自己这么辛苦 , 孩子怎么能不领情呢?当所有抗议都被镇压 , 孩子也就慢慢适应了这种模式 。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 , 这种情况还一直从校园延伸到了社会 , 从学习带到了工作中:
本文插图
工作性质得听父母的 , 工作位置得听父母的 , 工作时间和安排得告诉父母 , 甚至连结交同事和伙伴都得听一听父母意见 。
如果不听 , 这些父母往往一句话就能把孩子打发——“小时候那么辛苦养你 , 长大后父母一句话都不听 , 怎么这么不孝?”
在“不孝”的威胁下 , 很多人再次选择了屈服 。 可是 , 孝顺是孝顺了 , 这人生还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吗?
本文插图
有心理学家曾对这类现象总结归纳为:
“家长往往把自己分裂成两部分 , 对的和错的 , 他们也常常把对的留给自己 , 错的留给孩子 , 于是他们说:‘孩子 , 你犯错了 。 ’” 。
这就是来自于父母的固执 , 他们固执地把一切重担都压在了孩子身上 , 理由就是为了孩子好 。 可这样的重压下 , 孩子往往失去自我 , 没有主见 , 这样真的好吗?
著名心理学家就提出:“儿女要想过得好 , 多少都得和家庭有点背叛 。 但这种背叛不是破坏性的 , 而是建设性的 。 ”
本文插图
“背叛父母”这个词一说出来 , 心里多少都会有些负罪感 。 其实 , 我们要背叛的不是父母的爱 , 而是父母重压之下的“禁锢” 。
父母的固执 , 就像心理一把枷锁 , 如影随形 ,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 , 在做什么事 , 它都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形成阻碍 。 长此以往 , 做事难免瞻前顾后 , 畏首畏尾 , 试想带着一把枷锁过日子 , 日子怎能过得舒心?
稿源:(千面略懂先生)
【】网址:/a/2021/0617/061G1412V2021.html
标题:每个人若想过得好,必须要 “背叛”自己生命最重要这2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