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地区郭里集王氏家族溯源( 二 )



山东枣庄地区郭里集王氏家族溯源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琏之七子王名锡 , 字三公 , 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 , 县庠生 。 有六子:士东、士格、士榜、士树、士极、士檠 。 其中 , 次子士格为太学生 , 有二子 , 长子王灼 , 配宋氏 , 迁居税郭北玉堂村 。 三子王士榜 , 长房后人由郭里集河北村陆续外迁峄城南关 , 二房后人多在郭里集一带安居 。
郭里集王氏老二支王瓒 , 为二世舜教公次子 , 字贞明 。 其后人多居于坛山后 , 亦有外迁他乡甚至台湾者 。
郭里集王氏自舜教公迁峄数百年来 , 家族瓜瓞延绵 , 人丁兴旺 , 支裔繁盛 , 俊彦辈出 。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清朝道光年间在湖南新田任知县、被后人誉为“一代廉吏”的王鼎铭 。
王鼎铭 , 字新之 , 号彝轩 , 峄县郭里集(今市中区西王庄镇)人 。 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 , 十五岁入郡庠 , 且学医道 。 嘉庆十五年(1810年) , 鼎铭由廪贡援例得授内阁中书 。 十九年(1814年) , 例捐主事 , 后因母年迈 , 辞官归里 。 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秋 , 鼎铭五十九岁 , 受荐而承上命 , 任湖南新田县知县 。
他携两名随从至湖南桂阳 , 不坐轿 , 不穿官服 , 步行到新田上任 。 王鼎铭入署 , 于大堂旁设帷幄自处 , 门吏非召不得入 , 百姓有诉讼可直呼而进 。 案必亲躬 , 以杜差役枉私 。 办公倦怠 , 则伏案小憩 , 虽盛夏严冬亦不辍 。 外出办事 , 从不鸣锣开道 , 仅带一仆一役 , 自备饭食 , 谢绝礼品和宴请 , 坚持不扰百姓 。 道光十年夏 , 新田遭受旱灾 , 鼎铭公操劳于村墟 , 奔波于田间 , 率民掘井自救 , 并呈请调粮抚恤 。 他还两次变卖自家田产 , 以赈济新田灾民 , 并创办童子军和众善堂 , 以解决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等问题 。

山东枣庄地区郭里集王氏家族溯源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新田为官三年 , 他秉承“天理、国法、人情”六字执政理念 , 兴修水利 , 发展生产 , 减轻税赋 , 为官三载 , 勤于治事 , 严于自律 , 政绩卓著 , 使新田“阳回大地 , 万户皆春 , 修农政则家余菽粟 , 课女红则遍地桑麻” , 深受百姓爱戴 , 万民称颂 。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 , 鼎铭公应召赴省府 , 升任山西潞安知府时 。 适江华县瑶民赵金龙起兵反清 , 波及新田 。 他慨然自当 , 欲待事件平息再行履新 。 遂返任所 , 冒雪踏遍瑶棚劝喻 , 并置酒劝谕瑶长 , 以安其心 , 又领乡勇防守 。 时瑶军势盛 , 他遣散幕客 , 大书“尔果与我新田为仇 , 当杀我 , 勿伤我百姓” 。 鼎铭策马为前驱 , 聚各路乡勇拒敌 , 战死百余人 , 鼎铭公不幸中炮落马 , 为保护百姓以身殉职 。
山东枣庄地区郭里集王氏家族溯源】王鼎铭去世后 , 道光皇帝连下四道圣旨褒奖他和他的妻子 , 以及他早已仙逝的父母 。 称赞他“学通载籍 , 文武兼备 。 珥笔生华 , 会赋窈窕之章;金戈凝霜 , 堪作干城之寄” , 入祀昭忠祠 , 授云骑尉世职 。 湖南新田人民赞誉他“才高八斗惊北国 , 德重五岳播南疆” , 并自发为他修建王公祠堂 , 每年举行民间公祭 。 他的事迹被写进了《清史稿》和《峄县志》 。 1986年新田县编修县志 , 王鼎铭被列为新田人物志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