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士大夫和流民阶层看,为什么东晋,南宋延续百年,南明则不能?
导语:士大夫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 从狭义上分析古代所有的官员都叫士大夫 , 从广义上分析 , 一些非常有才华的读书人即使没有官职也可以被称为士大夫 。 现在我们无法考证这个群体是何时出现的 ,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士大夫早在奴隶社会时就已经存在了 。
文章图片
不管是《周礼》还是其他的记载中 , 都能找到士大夫的身影 。 《周礼》中对士大夫从来不缺少赞美的言辞 , 在书中曾写道:“征战四方的将士 , 即使作战勇猛也不过是下大夫 , 只有统领三军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士大夫” 。 由此可见在当时士大夫是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的 。
从这些言词中 ,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 士大夫在当时有着很高的赞誉 , 是春秋战国时期成功人士的称呼 。 由于动荡的环境 , 当时的人民很难得到一个稳定的生活 。 他们的生活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 如果出现了天灾人祸 , 就不得不成为流民 。
文章图片
【从士大夫和流民阶层看,为什么东晋,南宋延续百年,南明则不能?】然而正是这些流民的存在 , 才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局势的出现 。 因为他们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 , 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孕育出伟大的思想文化 。
流民和士大夫表面上好像是相互对立的两个群体 , 其实不然 , 他们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 本文将从东晋、南宋、南明、三个朝代的不同之处 , 分析流民和士大夫的关系 。
文章图片
一、东晋时期的士大夫和流民的关系 。
东晋是非常特殊的一个朝代 , 它依然保留之前社会中注重出身的传统 。 当时最典型的人才制度是大名鼎鼎的九品中正制度 , 这个制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人才的来源 , 却始终没能突破门阀制度的桎梏 。
这和流民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晋朝统一三国之后 , 并没有保持一个长久的太平 。 国度很快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 在多年的征战中 , 一些在争夺中失势的家族不得不南下 , 这就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流民 。
文章图片
这些在战场上失利的世家大族 , 来到南方之后没有自暴自弃 , 而是在韬光养晦 , 他们时刻在准备一场完美的复仇 。 即使这些家族内部也有矛盾 , 但是在北伐这件事上很容易达成同盟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士大夫和流民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
文章图片
二、南宋时期的流民与士大夫的关系 。
北宋灭亡之后 , 南宋和东晋时期流落在南方的家族所面对的危机是相同的 。 为了躲避战乱 , 他们不得不率领家族的成员一直向南方迁移 。 南宋和东晋不同的是 , 南宋在此时的组织体系尚未崩溃 , 可以更好的组织这些流民 。
人民的生活得以富强 , 社会的经济也可以得到恢复和发展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儒家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甚至衍生出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分支 , 也就是后世常说的程朱理学 。 在儒学发展的过程中 , 收益最大的自然是那些士大夫了 。
文章图片
南宋虽然面对着来自北方强大的压力 , 但是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了上百年之久 。 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 究其原因就在于儒学的昌盛!文化的昌盛让人们有着更高的凝聚力 , 在面对敌人的攻击时 , 大家更可以团结一心 。
三、南明时期的流民与士大夫之间的关系 。
和前面两个朝代相比较 , 南明毫无疑问是非常可悲的 。 它所面临的危机远没有南宋的严重 , 可是南明却是中国古代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抛开皇帝的眼光和能力 , 更重要的是士大夫和流民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 所以埋下了隐患 。
文章图片
明朝皇帝崇祯去世之后 , 一些皇室贵族逃向了南方并在那里开创了南明 。 没有处理好流民的生活问题是明朝覆灭的重要原因 , 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 明朝并没有解决人们所面对的问题 , 而是想要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难题 。
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士大夫和流民之间的矛盾 , 士大夫想当然的认为流民会逆来顺受 , 不过历史的事实却狠狠的打了这些人的脸面 。 南明的士大夫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对策 , 所以导致了南明的快速覆灭 。
- 跟犹太人学做生意:想赚钱,就多和一种人打交道,多赚一种人的钱
- 《大秦赋》不止演员像兵马俑,道具也和博物馆里摆的一样一样……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抗日第267期:广东,被日军抓住的六指兵,妇儿和婴儿
- 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曾向洋人借款,他们为何专门借那种利息高的
- 汉朝公主去波斯和亲路上意外怀孕,索性就地建国,如今成中国领土
- 日本刀师从唐刀,为何比明刀更坚韧锋利?与技术无关,原因很现实
- 宋代太学管理: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给后代以很大影响
- 曹操从与汉中对峙的攻略中,进行了哪些措施?
- 从极宠到打压,胤祥做了什么,让康熙对他的态度前后反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