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苏军士兵在生死间选择了人性,却被刻意遗忘甚至是歪曲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 , 昔日的红色阵营各国经历了一段“去苏联化”进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不少昔日的英雄被否定 , 充满光辉的纪念碑和雕像被推倒 , 甚至在西方国家的诱导下 , 有些事情被黑白颠倒了 。 然而这仍不妨碍一些属于苏联的印记仍然高高伫立 , 这其中就包括位于柏林的一座雕像 。 它的主体是一位脚踩纳粹万字符的苏军战士 , 一只手拿着一把剑 , 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孩子 。

无数苏军士兵在生死间选择了人性,却被刻意遗忘甚至是歪曲
文章图片
这座雕像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二战结束4年后 , 苏联当局决定在东柏林建立一座纪念碑 。 当时 , 主流观点是照葫芦画个瓢 , 在柏林“复制”一座领袖斯大林的塑像;也有另外一种提议 , 即由艺术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设计的手抱孩童的苏联士兵的方案 。 毫无疑问 , 虽然前者颇有象征意义 , 但显然后者更具艺术张力 。 当两种方案被摆在斯大林面前时 , 他指着自己的塑像说:“这个大胡子不怎么让人喜欢 , 还是选择我们的战士吧!”
斯大林在这件事上展现出的无私与宽厚令人钦佩 , 但或许当时连他也不知道 , 这座雕像可不是一个虚构的士兵摆了个英武的姿势 , 它背后还藏着一段非常伟大的往事 。
众所周知 , 纳粹在二战中戕害了数以百万计的苏联平民 , 怀着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国家仇恨 , 后来苏军杀入柏林后 , 某种程度的“复仇”是在所难免的 。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 如今大多出自西方国家之手的那些历史“黑料”究竟有无污名化甚至是妖魔化的因素 , 这我们很难下定论 。 但从一些确凿的小事来看 , 当时的苏军官兵并没有因仇恨陷入疯魔 , 反而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着理智和人性 。

无数苏军士兵在生死间选择了人性,却被刻意遗忘甚至是歪曲
文章图片
1945年4月29日 , 近卫第8集团军下属的第220步兵团在柏林市中心外围同德军遭遇并展开激战 。 在敌人的顽强抵抗下 , 苏军一时间难以继续推进 , 于是打算调集火炮 , 以饱和打击的方式一举摧毁敌军阵地 。 就在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 有人听到了不远处的一块开阔地传来了刺耳的哭声 。 循声望去 , 一名德国妇女已中弹身亡 , 年幼的女儿趴在母亲遗体旁痛哭 。
近卫第220步兵团官兵的第一反应是救人 , 然而要知道 , 上级的炮轰命令以下 , 后方的炮兵正在做准备 , 炮弹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 所剩的时间真不一定允许施救者全身而退 , 为一个敌国的小女孩牺牲自己 , 这值吗?然而苏军官兵没有丝毫犹豫 , 指挥官一声令下 , 旗手尼古拉·马萨洛夫上士当即依托战友的掩护匍匐向开阔地靠近 。 抱住小女孩后 , 马萨洛夫不顾身后的德军 , 直接站起身子朝着阵地狂奔 。 几乎就在他刚抵达阵地的瞬间 , 密密麻麻的炮弹如下雨般砸了下来 。

无数苏军士兵在生死间选择了人性,却被刻意遗忘甚至是歪曲
文章图片
这个小插曲被崔可夫元帅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 , 事实上 , 马萨洛夫并非第一次这么勇敢 , 他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幸存者” , 经历了卫国战争几乎所有的黑暗时刻 。 这件事让他成了苏军中小有名气的英雄 , 几个月后 , 雕塑家武切季奇亲自找上了门 , 提出想要以马萨洛夫的英雄事迹为原型塑造一个艺术形象的请求 。 不过 , 由于时间仓促 , 前者仅仅是留了个简单的草图 , 甚至连英雄本人的面孔都没有画下 。 后来 , 武切季奇还是另外找了一名士兵充当模特 , 才最终完成了设计 。
雕像落成后 , 这段历史被广而告之 。 它感动了德国人 , 每天都有不少德国百姓慕名前去参观 。 微缩的铜制艺术品在苏联和周边国家广为流传 , 塑像中的苏军士兵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 然而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原型到底是谁 。 1950年 , 他在买来的火柴盒上看到了印在上边的形象 , 瞬间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 。 此时的他只是为退役老兵 , 在跟家人讲完这段旧事后 , 他只是淡淡地说:雕像中的战士确实比我魁梧……况且战场上救人的事情多着呢 , 它跟我又有什么关系?说罢 , 萨马洛夫继续过着默默无闻的平凡生活 。

无数苏军士兵在生死间选择了人性,却被刻意遗忘甚至是歪曲
文章图片
即便如此 , 20世纪60年代初期 , 这位英雄还是被媒体给挖了出来 。 马萨洛夫被请到柏林与自己的雕像合影 , 听闻英雄到来 , 大量德国民众自发前来欢迎 , 更有多名当初被苏军战士救下来的小女孩跑来相认 。 不过 , 经过认真地辨认后 , 马萨洛夫摇了摇头 , 说这些德国姑娘都不是自己救下来的那个 。 虽然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 , 马萨洛夫的内心依旧平淡如水 。 除了必要的采访与活动外 , 他尽量避开公众视线 , 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在托儿所的工作 。 直至2001年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