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历史上刘伯温泄露了许多天机 临终前这样告诉儿子!


明太祖|历史上刘伯温泄露了许多天机 临终前这样告诉儿子!
文章图片
历史上刘伯温泄露了许多天机
刘基 , 字伯温 , 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 他也是中国民间熟知的三大预言的作者 , 这三大预言分别是《烧饼歌》《金陵塔碑文》和《救劫碑文》 , 又名《陕西太白山刘伯温碑记》 , 其实他还有另外一部预言叫《推碑图》 。
刘伯温从小就卓尔不群 , 他的老师郑复初曾对他父亲说:"先生家祖上积德 , 这个孩子一定会为先生家光宗耀祖 。 "刘基博通经史 , 博览群书 , 尤其精通《易经》象数、谶纬星象之学 。 后人把他比作诸葛孔明 , 有句话叫:"三分天下诸葛亮 , 一统江山刘伯温 。 "
朱元璋的谋臣"张良"帷幄密谈
刘伯温留着虬髯 , 相貌修伟 。 在他48岁时 , 朱元璋出钱财招聘 , 他没有答应 。 朱元璋手下的总督孙炎两次写信坚决邀请 , 刘伯温才答应了 。 刘伯温形容慷慨 , 处事有大节 , 谈论起天下安危时 , 义形于色 。 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的至诚之心 , 任用他为亲信和得力助手 。 每次召见刘伯温的时候 , 都让其他人回避 , 两个人秘密交谈多时 。 刘伯温自己也称朱元璋独一无二 , 对朱元璋知无不言 。 以刘伯温经天纬地的才能 , 怎么能不知道谁将做天子呢?
每每遇到突发的难以处理的事件 , 刘伯温都勇气奋发 , 立刻就能制定出其他人难以想见的应对计划 。 每当闲暇时 , 刘伯温就为朱元璋详细讲述为王之道 , 朱元璋则洗耳恭听 , 常常称呼刘伯温为"老先生" , 而不叫他的名字 。 朱元璋评价刘伯温为:"吾子房也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谋臣张良 , 字子房 。 )朱元璋还说:"(刘伯温)多次用孔子的话开导我 。 "两个人在帷幄当中的秘密交谈没人能知道细节 。
当初朱元璋因为韩林儿自称宋朝之后 , 对其遥相尊奉 。 每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时 , 只有刘基不拜 , 并说:"韩林儿只是一个牧童罢了 , 尊奉他干什么?"因此刘基去拜见朱元璋 , 陈述天命之所在 。 看来"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应该是为朱元璋泄露了很多的天机 。
嫉恶如仇的刘伯温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 , 在确定处州的税粮时 , 是仿照宋朝的例制每亩加五合 , 唯独青田县除外 , 明太祖说:"要让刘伯温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 。 "

明太祖|历史上刘伯温泄露了许多天机 临终前这样告诉儿子!
文章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衮龙袍像(图片:明代画作 ,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先前 , 明太祖因事要责罚丞相李善长 , 刘伯温劝说道:"他是有功劳的旧臣 , 能调和诸将 。 "明太祖说:"他多次想害你 , 你还为他说话啊?我想任你为丞相 。 "刘基叩首说道:"按照法家韩非子的说法 , 这就如同更换梁柱会产生动乱 , 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 , 如用细木 , 房屋就会立即倒坍 。 "
后来 , 李善长辞官归居 , 明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 , 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 , 可刘基仍极力反对 , 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 , 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 。 为相之人 , 须有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态 , 以义理作为权衡事物的标准 , 而不能自己掺合在其中 , 杨宪做不到 。 "明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 , 刘基回答:"比起杨宪 , 他更是心地狭窄 , 见识浅薄 。 "明太祖接着问胡惟庸 , 刘基又回答道:"拿驾车来比方 , 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 。 "明太祖于是说道:"我的丞相 , 确实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 。 "刘基谢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 , 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 , 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 , 恐怕要辜负陛下的恩典 。 天下何患无才 , 只要陛下留心访求 。 目前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 。 "
明太祖|历史上刘伯温泄露了许多天机 临终前这样告诉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 , 明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 , 十一月 , 太祖大封功臣时 , 刘基不求名利 , 不以功臣自居 , 一再谦让 , 所以他的官爵比其他功臣低 , 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 , 封诚意伯 , 食禄240石(如果是丞相 , 年禄有数千石) 。 第二年 , 刘基60岁时受赐还归家乡 。
归隐山中仍遭暗算
明太祖曾经手书问刘伯温天象 , 他都逐条详细回答 , 然后把草稿全烧掉 。 大略是说:霜雪之后 , 必有阳春 , 现在国威已立 , 应该稍微用宽大的政策来治理天下 。 刘基辅佐太祖安定天下 , 料事如神 。 他性情刚直 , 嫉恶如仇 , 与物质社会人事多不相合 。 他还乡后归隐山中 , 唯棋酒诗文自娱 , 从来不讲自己的功劳 。 有个小插曲 , 青田县令求见 , 被刘基拒绝 , 于是便穿着便服 , 装成乡野之人去见刘基 。 刘基当时正在洗脚 , 便让堂侄把他引入茅舍 , 以黄米饭招待 。 县令这时才告诉刘基:"我是青田知县 。 "刘基大惊 , 起身称自己只是一介平民 , 然后谢罪离去 , 终不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