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 二 )


文章图片
雪花白银
清朝在吏治的日渐败坏中 , 地方官吏对百姓的侵害就越来越严重 , 除了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外 , 徇私舞弊的事情更是随处可见 , 民间就出现了许多憎恶州县的谚语:“杀人的知州 , 灭门的知县 , 要把财发 , 必要估家 , 要吃饭 , 做知县 , 做知县 , 穿绸缎 。 ”《中国的科名》
其中的“要把财发 , 必要估家”一丝是说遇到打官司的时候 , 先要估算一下自己家有多少家底 。 于是又有了“一字不可入公门 , 一入公门家便倾”的话 , 就连当时的大清皇帝也不得不承认:“以家道厚薄为银数之增减 , 几于各省一辄”的办案规则的现实 , 却无力改变 。

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
文章图片
州县审案
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表面看是地方吏治日趋腐化 , 但是这一问题上 , 乾隆在官吏准则上的定调造成了一定恶劣影响 。 他曾说:“本朝无名臣 , 也不需要名臣 。 ”从上到下便没了官员尊崇的名臣道德楷模风气 , 代之而起的便是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 , 而成功三连任的最会做官的三朝元老曹振镛做官更是有几字绝学“多磕头 , 少说话” , 这种官场作风吹遍了古老的大清帝国的每个角落 , 最终造成了地方州官县令只求做官发财 , 从局部影响到了整体 , 也全面导致了大清王朝的“抽心一烂”的最终结局 。
作者:平台原创赵立波
参考资料《清史稿》、《道咸宦海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