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


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
文章图片
清代衙役
如果说“汉承秦制” , 那么在清朝即可视为“清承明制” 。 尤其在政治架构和体制设置最为相似 , 除了内设机构名称不同 , 岗位称呼不同外 , 在吸取并取消明朝体制如宦官二十四衙门设置教训外 , 其余大体相当 。
内务府是清朝最具影响力的衙门 , 相当于明朝的“大内” , 光内设官职就有3000人之多 , 如果加上工匠、兵丁、太监 , 内务府就有上万人之多 。 清代皇帝多注重宫廷享受 , 尤其是雍正、乾隆在各种文玩上非常追求极致 , 又将这一事务派发到地方机构 , 如“江南三织造” , 如此一算 , 其内务府的“垂直”管理规模更为庞大 。
清代各级衙门从大到下 , 从上到下 , 从设置数量到人员机构都创历史之最 。 光绪《大清会典》和《清史稿》统计 , 到了清朝末期 , 全省仅省、道、府、县四级主要行政机构设置的衙门就有2200多个 , 如果继续细化统计各分支衙门 , 其总数最低不小于4000个 。 平均每个省130多个衙门 , 一个县有两个以上衙门 , 堪称滥设衙门之最 。

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
文章图片
清朝州县官吏
早在乾隆时期 , 地方大员陈宏谋就曾对机构设置过多发表过意见:“朝廷设官非不多也 , 而不以民事为事 , 止图‘自了’ , 以为得计 , 则民不受官之益 , 凡觉多官之为累矣 。 直谓之无良心可也 。 ”就是说现在设置这么多官员和机构 , 这些当官的却不为老百姓干事儿 , 只希望自己升官发财目的达到 , 老百姓一点好处没有 , 真可谓没有良心 。 在家书中他还痛斥说:“官场习气已深 , 每日自上极下 , 忙忙碌碌 , 虽有治民之排场 , 全无及民之实事 。 ”不光如此 , 清代衙门的主政者非常有权 , 独断专行 , 因其下面的小官吏大多都是自己小金库聘过来的 , 所以清朝人经常说:“今之吏治 , 三种人为之 , 即幕友、长随、书吏” , 很有点“权力承包”的意思 。
“天下之事无不始于州县 , 无不终于州县” , 在清朝最热门的职位莫非“州县”官员 , 这就意味着当上州县官员就操控了地方人口、财政大权 。 据《光绪会典》书中记录 , 全国总计有1342个县太爷 , 级别比县高的还有厅、州 , 全国共有78个厅 , 129个州 , 属于正五品、正六品官员 。 当时有谚语形容说:“要为名高点翰林 。 主事也可显才能 。 发财最好当知县”在清代所有仕途的出路中虽然有的高级官员却只是一个名头 , 科举官员相对来讲更在乎名节 , 还有许多操守可言 , 而这些花钱买官当知县的就是为了发财 , 通过各种手段把这种“政治买卖”最大利益化 。

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
文章图片
县令和胥吏
当时有一个生动故事 , 说一个姓蒋的绍兴人对知县一缺垂诞很久 , 但苦于拿不出太多钱 , 于是和几个好友商量大家凑钱捐官 , 约定由姓蒋的做县令 , 其余的有做刑名师爷、钱粮师爷的 , 并规定所有收入放在一起 , 歃血盟誓 。 没多久这几个人的计划顺利实施 , 并各司其职 , 配合默契 , 直到三年考核 , 蒋因贪污被革职 , 但已经与其他人搂的盆满钵满 。 除此之外 , 知县在大肆搂钱外 , 还要结交上级官员 , 以求得权力庇护 , 这可是不可缺少的官场“护身符” 。 当时清朝允许有一种送钱方式叫陋规 , 即现在所谓的潜规则 , 不能太见光 , 但不算违法 。 其名称也不一而足 , 比如什么“炭敬”、“别敬”等等几十种送钱和收钱名义 。 在县令的眼里 , 最高能接触到封疆大吏 , 俨然眼里没有皇上 , 对于各地督抚、州府上级的索取和各种接待都非常配合 , 渐渐就成了督抚们的亲信和爪牙 。
清代《庸闲斋笔记》中讲了一个比较生动的事情 , 乾隆时期云南总督叫地方官陈熙的 , 一次总督让他购买赤金二百两 , 陈不敢拒绝 , 于是到市场去买 , 每两赤金用了十六两银子 。 地方官陈熙把金子送去时 , 还开列了购买花费 , 惹得总督大怒 , 拒绝接受 , 此后不多久 , 陈熙就被排挤 , 不得不辞职回家 。
其实如陈熙这样的官员实在太少了 , 大部分的县令是巴结还来不及 。 在嘉庆时期 , 各地衙门的肥缺明码标价“中缺把钱 , 大缺一万五”封疆大吏利用手中权力 , 将各地州县官员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 成为服务和输送钱物的“班底” 。

非典型腐败:清朝吏治为何难清?乾隆一句话道出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