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后,儿子朱棣会造反,为什么不提前将他杀了?( 二 )


洪武二十六年 , 老朱终于迎来杀掉朱棣的机会 。
在这一年里 , 朝鲜国王李成桂向大明进献了一批宝马 , 他派五王子李芳远带着马队赶赴大明 。 从朝鲜半岛前往南京 , 走陆路势必会经过燕地 。 李芳远来到北平后 , 朱棣热情地接见了这位外国王子 , 并留他在府上过夜 。
两人酒过三巡 , 相谈甚欢 , 竟聊了一夜 。 为什么这两位统治者之子有这么多聊不完的话题?因为他们的处境太像了!李芳远也是个颇有能力的王子 , 然而老爹根本没打算将他立为储君 。 这对难兄难弟聊得兴起 , 就差磕头拜把子了 。
第二天一大早 , 朱棣便亲自将这位异国兄弟送出王府 。 李芳远与朱棣依依惜别 , 临走前还不忘嘱咐马队留下几匹牙口好的骏马 , 将原本要送给朱元璋的宝马赠予投机的朱棣当礼物 。
两人的一言一行 , 均被探子尽收眼底 。 这件事传回朝廷后 , 朱元璋气得差点掀桌子 。 朱元璋决定 , 将朱棣杀之后快 , 并铲除所有燕王私党 , 彻底拔掉这颗横在皇孙前面的钉子 。
当朱元璋与大臣刘三吾探讨这件事时 , 刘三吾立即表示反对 。 刘三吾觉得 , 如今时机尚不成熟 。 毕竟 , 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活得好好的 , 若此时杀掉四皇子 , 难免会让他们有所忌惮 , 届时狗急跳墙造起反来 。 朱元璋仔细思量了一番 , 觉得此言有理 。 至少在当下 , 老二、老三、老四相互制衡 , 倘若有一方垮台 , 将来朱允炆继位时更麻烦 。
于是 , 朱元璋收敛了杀心 , 放了朱棣一马 , 等待更好的机会 。
这一等 , 就是两年 。
洪武二十八年 , 二皇子秦王一命呜呼 。 值此之际 , 老朱也觉得死神在向自己招手了 , 毕竟此时的朱元璋年事已高 , 很多事已力不从心 。
不过 , 这一时期的朱元璋 , 心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 此时的他 , 已不再杀伐果决 , 而是变得宽厚起来 。 朱元璋心想 , 不论如何朱棣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 若将其无故诛杀 , 未免有失人伦 。 况且 , 二皇子虽死 , 仍有三皇子牵制朱棣 , 至少事情还没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 于是 , 朱元璋再次收起了杀心 。
时间又过了三年 , 事情突然有些不对头了 。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 , 三皇子晋王竟也一命呜呼了!这下子 , 事态变得无法控制了 。
喜欢明史的朋友都知道 , 老朱是在这一年六月驾崩的 。 也就是说 , 晋王过世后仅过了三个月 , 朱元璋便病故了 。 这时的朱元璋 , 感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 儿子的死亡更是让他心力交瘁 。
值此之际 , 朱元璋早已放弃了杀掉朱棣的想法 。 因为 , 此时的他 , 已不想再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 然而 , 留朱棣在人间 , 将来必会给朱允炆带来麻烦 。 手心手背都是肉 , 自己该如何取舍呢?
果决了一辈子的老朱 , 到了生命的尽头 , 也没能做出抉择 。 临终之前 , 朱元璋不忘对身边的驸马梅殷说道:“燕王病矣 。 ”是啊 , 此时的燕王已逐渐坐大 , 变得无比危险 。 朱元璋之所以对女婿倾诉这一想法 , 是因为他能指望的 , 只有梅殷了 。 老朱希望 , 女婿能尽心尽力辅佐皇孙 。
【朱棣|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后,儿子朱棣会造反,为什么不提前将他杀了?】在老朱闭眼之前 , 他是否后悔没杀掉朱棣呢?这个问题 , 并没有什么意义 。 因为对驸马梅殷托孤后没多久 , 朱元璋便驾崩了 。
至此 , 洪武传奇陨落 , 一代枭雄朱元璋离世 。
历史证明了朱元璋那句“燕王危矣”的预言有多神准 。 洪武三十二年 , 老朱尸骨未寒 , 朱棣就已举起“清君侧”的大旗 , 气势汹汹地杀向南京 。
其实 , 早在朱元璋第一次对朱棣动了杀心时 , 燕王就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 。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 朱棣不断招兵买马扩充燕王亲军 , 并召集了僧道衍等能人 。 可以说 , 朱元璋第一次没能杀掉朱棣 , 就已经失去了杀掉朱棣的机会 。
因为 , 在二皇子秦王死时 , 朱棣手中就已经有了一支足以与大明主力军抗衡的王牌之师 。 在后来发生的靖难之战中 , 这支王牌之师向世人展现了朱棣的城府——短短几年之内 , 朱棣便打造了一支无敌铁军 。
有时历史就是这么令人匪夷所思 , 如果当时朱元璋能铁下心来 , 将朱棣扼杀在摇篮中 , 大明的历史定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 届时 , 宽仁的朱允炆又能够带来怎样的王朝呢?
参考资料:
【《明史》、《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