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良好电竞与公平游戏,虚拟交互的真实日常( 二 )


下半场的发言由章戈浩教授主持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赵瑜佩就《中国电竞产业的伞型平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发言 , 她通过阐释如何打造可持续职业电竞的路径、产业和生态 , 从职业选手生涯的故事讲起 , 鞭辟入里地分享了如何从文创视角赋能电竞 , 推动职业化产业发展 。 她认为 , 研究需要具有人文视野、现实关怀 , 要通过对职业选手的生存现状、话语和商业分析进行厘清 , 才能够更客观地理解、助力电竞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王喆以《草根电竞:平台资本下的欲望定级和特权加持》为题 , 关注电竞游戏社会空间的历史变化及权力关系 。 她认为从网吧到电竞酒店 , 电子竞技发生的现实场景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 , 技术系统也随之演变 。 网吧及其使用者一直处于电子竞技产业的边缘位置 , 但草根运营者自下而上地寻找定义电竞体验的协商空间 , 以使用者的技术消费欲望(而非竞技技能)作为等级划分 。 顺网科技作为网吧平台 , 顺应这个逻辑 , 在平台层面整合了租号买号、网吧特权等功能 , 引导使用者赢得胜利的途径 , 达成了新的身份认证 。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雅博士后邓剑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 , 梳理了电竞游戏中卡牌游戏和MOBA类游戏的知识体系 , 就文本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 他认为 , 如果把当代的电竞游戏理解成文化层和计算机层的叠加 , 这样就匹配了卡牌游戏或者说卡牌电竞的文化叙事 。 即玩家们消费的主要不是文化层的卡牌图像 , 而是由基础数字构成的数字故事秩序 , 卡牌游戏在数字逻辑中构织了一套新的故事消费系统 。 而在MOBA类游戏中 , 时间是一种重复性的概念 , 电竞操作更注重快节奏的手眼配合 , 这种要求和流水线上的工厂劳动并无二致 , 以自由游戏为基础的效率化的自我剥削由MOBA展开:目前商业化运作中的MOBA游戏 , 除了有竞技的成分外 , 还被商业化重构为一种新型的数字游戏劳动平台 。 商家的盈利建立在游戏平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上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任桐从马克思视野中工作-休闲的关系展开 , 论述休闲类的电子竞技游戏到底蕴含一种怎样的休闲观?他通过一种具体的游戏情景展开玩家的行动分析 , 认为相同玩家类型有利于形成一种共振的“节奏” , 这种身体上的共振为玩家形成共同体集聚一种势能 , 暗含着玩家操作存在着革命性游戏的可能 。
【玩家|良好电竞与公平游戏,虚拟交互的真实日常】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程陶然以《从游戏的人到电竞的人——电子游戏中的竞技本质探寻》为题 , 延续了赫伊津哈在社会文化当中的游戏性因素分析 , 着重考察了卡牌类游戏《游戏王》中的玩家社区关系 。 他认为 , 游戏是具有媒介性的 , 其媒介性正体现在使人相遇 。 对战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过程当中 , 正是有了媒介这一面 , 使严肃的竞技和非严肃的游戏通过交流变成意识自治 , 使得竞技的部分和玩乐的部分相互的依存在一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杜梁以《电竞受众:平台经济下的数字粉都》为题进行主旨分享 , 他认为电竞可以从文化层面反应我们所处时代的某些社会特征 。 近些年 , 电子游戏尤其是电子竞技快速兴起 , 正从少数玩家的趣缘社区发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娱乐活动 , 这种转变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对新兴电子竞技文化的认知 。 在电竞产业发展过程中 , 平台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 它既控制着玩家的进场与离场 , 也有效利用粉丝生产力来扩大利润 。 因此 , 玩家应保持着避免成为“玩工”的警醒 , 保留参与或退出的自主选择权利 。
上海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胡冯彬聚焦电竞发展的特殊节点 , 通过研究疫情期间电子竞技的观赛需求 , 观察电竞对观看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他认为 , 电竞产业中商业化的逻辑在体育、竞技的遮蔽下显示的比较隐晦 , 观赛本身意指一种消费性行为 , 但在特殊的境遇下 , 这种消费又成为人们排解孤寂 , 增强线上社交的一种必要:观赛的社区因交往形成了虚拟的亲密关系 , 它成为封闭条件下 , 人情绪的一种媒介出口 。
在头脑风暴环节 , 各位研究者、专家及现场参与者就何为电竞、游戏空间的增扩、电竞发展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工作坊结束后 , 各位专家对研究向度上游戏和电竞该如何区分基本达成了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