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轲和陈胜,看秦代以法治国的固化

“以法治国”在中国发展史上是很重要的一步 , 尽管从本质上来说 , 中国古代的法治实为人治 , 法律只是一种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底层人民的工具 。 但从形式上看 , 中国古代法治的实行对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进步 , 推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 , 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法家思想 , 以法治国
《韩非子·有度》:“故以法治国 , 举措而已矣 。 ”法家反对“礼治” , 主张“法治”的重要观点 , 对秦朝法制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 对后世封建法制的重视也有着深远影响 。

从荆轲和陈胜,看秦代以法治国的固化
文章图片
1.商鞅变法
要提到中国古代的依法治国 , 不得不想到一个人了 , 这个人就是商鞅 ,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 它顺应了当时封建历史的发展 , 在一定程度上很大的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 , 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 通过这次改革 , 秦国在废除旧的制度的基础上 , 创立了新制度 。
2.改革意义
这次改革使秦国得到了一个进步 , 也使经济飞速发展起来 。 同时壮大了国力 , 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 以及兵强马壮 , 更为以后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它的事迹朗朗上口 , 也足以为我们后人道也 。
秦朝兴也法家败也法家 , 时代在不断变化 , 统治思想也应该随之变化 , 但秦朝却一味拘泥于“法治”而不懂得变通 , 在这一过程中 , 秦朝也因为过于恪守成规 , 而发生了一系列事件 , 比如: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荆轲刺秦王”和“陈胜吴广起义” 。
从荆轲和陈胜,看秦代以法治国的固化】秦朝法治的“僵化”
如果说一开始秦朝的法治是改革创新 , 富有深远意义的 , 那么 , 随着世态的发展 , 秦朝的法制又有哪些弊端呢?为什么说这些会加速秦朝的灭亡呢?

从荆轲和陈胜,看秦代以法治国的固化
文章图片
1.荆轲刺秦王
荆轲 。 战国末期卫国人 , 他从小便喜欢读书、击剑 , 为人更是侠肝义胆、慷慨仗义 , 随后在游历中到达燕国 , 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 秦国灭赵后 , 便直奔燕国而来 , 太子丹便决定派荆轲入秦朝行刺秦王 , 他在向秦王献图之时 , 拔出一把匕首 , 刺向秦王 , 虽然 , 最终荆轲刺杀秦王并没有成功 , 其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
荆轲事件反映出了一个道理 , 一方面是因为荆轲和太子丹胆大无比 , 竟想通过这种方式行刺秦王;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这是秦国的制度问题 , 因为制度死板、固化 , 从而导致了当时的局面 。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 , “秦法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 非有诏召不得上” 。
意思就是说 , 大臣们在殿上皆是不带武器的 , 即使当时在场 , 也是帮不了忙 , 而士兵不得传诏 , 不能入殿 , 否则即使救下了秦王 , 也是犯了刑法 , 事后可能还会受到处罚 。
在商鞅变法之后 , 残酷严厉成为当时的标志 , 所有人都克法守法 , 深受法家文化的影响 , 生怕触犯到当时的法治 , 这也就形成了当时没有人敢去救秦王的状况 , 如果不是当时秦王拔出剑成功重伤荆轲 , 那么产生的后果将是 , 秦王当即死亡 , 秦朝统一六国的步伐也会被停止 。

从荆轲和陈胜,看秦代以法治国的固化
文章图片
荆轲事件显现出法治的僵化 , 这也启示着人们:“事求曲当 , 则例不得直;尽善 , 故法不得全” 。 无论如何 , 法规都不应一堆条条框框 , 它应该是有温度、有威严 , 让人所信服的 。 秦代僵硬的法律 , 确实在一开始让秦朝从六国之中脱颖而出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社会经济 , 社会现状的不同 , 导致出现一系列无法挽救的问题 。
僵化的法规不仅限制人的行为 , 还有思想 。 如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表面上来看是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 实则是一种文化专制 , 又如“修筑长城” , 极大地耗费了劳力和财力 , 强行征用40万人 , 从而民夫大量死亡等种种事件都可以表明秦王独断专制 , 秦国法制的严酷 。
秦朝法制的“覆灭”
1.陈胜首义(农民起义军)
陈胜 , 字涉 , 阳城人 。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
一提到陈胜 , 在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想起陈胜吴广起义 , 在公元前209年 , 秦朝独断专行 , 秦王残暴不仁 , 阶级压迫极深 , 民不聊生 , 怨天载道 , 陈胜不甘心一直被压榨 , 联合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 成为了当时反抗暴秦起义的先行兵;其后又占据了陈郡称王 , 建立起了当时的张楚政权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