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老虎当上了官,放现在算多大?说了你别不信
“三碗不过岗”的故事是《水浒传》里面的著名桥段之一 。 主要讲述的就是武松在喝了三大碗酒之后 , 过景阳冈突然遇到一只大老虎 。 面对凶猛的老虎 , 武松不仅没有拔腿就跑 , 而且与大老虎勇敢搏斗 , 将其杀死的故事 。
文章图片
武松打死老虎之后 , 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打虎英雄 。 县官听到武松打死老虎的传言 , 便将武松聘为县衙的都头 。 这个时候的武松深受乡里乡亲的尊敬 , 甚至连当时的一方富豪西门庆都因为一开始怕武松而不敢轻易对潘金莲动了手 。 那么这个时候武松的都头这个官职放在现代到底是什么官职 , 有多大呢?
文章图片
一、越来越小的官
其实武松这个都头的官职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 那个时候的都头是军队里面的官职 。 尤其盛行于唐朝中期 , 而是那个时候诸军统帅的统称 。 后来发展到唐代后期的时候 , 就开始成为了军队中一都长官地称呼了 。 尤其是唐朝晚期以及五代十国的时候 , 军队中都的这个编制就已经十分普遍了 。 可见都头这个官职 , 在它兴起了朝代里面就已经开始走向衰弱之向了 。
文章图片
一直发展到北宋时期 , 这时候指挥使之下便开始设置都的编制 , 这一规则基本沿用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旧制度 。 那个时候的都是一个一级统兵的官职 , 马兵是军使和副兵马使 , 步兵是都头和副都头 , 在副兵马使的下面 。 由此可见 , 在这一时期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 , 都头这个官职在军中的地位也是在不断地缩减 , 后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比较低级编制的小官职 。
文章图片
按照宋朝的规定 , 一都应该有一百人 , 而且招人的时候 , 实际编制人数不可超过一百人 , 可以少于一百人 。 《奏阅习短兵状》中记载宋仁宗时尹洙的一段话 , 这段话对于都头这个官职有很清晰的说明 。
尹洙说:“诸处马军每一都枪手、旗头共三十人 , 其七十余人并系弓箭手;步军每一都刀手八人 , 枪手一十六人 , 其七十余人并系弩手” 。 南宋之后 , 都头的职位又一再下降 , 到了元代 , 就已经演变成了村以下的一个一级组织 , 如孙村一都 , 刘村二都 , 每个村都会设有都头 。
文章图片
在武松的这个时候 , 都头其实是一个军事头衔 , 职位低于指挥使 。 在县一级里面 , 负责抓捕工作的衙役 , 大概有十几人 , 分两班 。 而都头其实是人们对于抓捕衙役的统称 , 也是一种对衙役的敬称 。
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作为都头的武松 , 可能仅仅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衙役 , 还很可能是属于步兵中的一种 。 都头如果放在现在的编制里面 , 那也应该是县一级的刑警队队长了 。 这个官职相对于其他的来说比较小 , 是基础官职中的一种 。
文章图片
二、越来越大的人
我们前面说到武松做了都头之后就很受邻里之间的尊敬 , 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武松之所以会做县衙里面的都头得到县官对打虎英雄的赏识 , 是因为他这一突出的能力 。 而邻里之间对他的尊敬 , 大部分也是来源于打虎英雄 , 所以这份尊敬是敬重武松的武功和勇敢的才能而非都头这个小小的官职 。
文章图片
大家都知道 , 那个时候的物资是非常匮乏的 , 作为平民一般吃饱的次数是非常少的 , 所以就更谈不上什么营养什么的 。 所以古时候的“跑两步就喘”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 由于长时间的饥饿 , 人是没有什么力气的 , 所以那时候打虎这件事情对人们来讲是只有天神才可以办到 , 所以邻里之间对武松是极其尊敬的 。
文章图片
不说古代 , 就拿现在来说 , 如果没有麻醉枪 , 没有枪 , 没有一系列高科技的工具 , 我们这些天天吃饱饭有力气的人 , 也不见得就能打虎 。
《水浒传》里面还记载了一个情景 , 就是在武松打虎之前 , 大家晚上是万万不敢过景阳冈的 , 即便是白天也要成群结队的过冈 , 否则会被老虎吃掉 。 可见武松打虎这件事 , 给当时的一方百姓带来多大的好处 , 真的是造福一方的英雄 。 所以这尊敬 , 是对英雄尊敬 。
- 后宫史|古代打仗时间周期长,士兵们怎样处理生理需求?都是用这3种办法
- 跟犹太人学做生意:想赚钱,就多和一种人打交道,多赚一种人的钱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打狗运动,起因你还记得吗?
- 警察殴打菜农,他阻拦时亮出名片,警察问:你是蒋经国?
-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全力踢打都纹丝不动,可惜结局悲惨
- 宋时轮指挥三个纵队打阻击,气得蒋介石说:此乃军人之奇耻大辱!
-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却没有外族入侵,看是谁在镇守边疆就明白了
- 清华美院靠丑化国人来拿国际艺术大奖,这一巴掌,打醒了多少人?
- 三国群英传2,虎女关凤,看不上孙权的儿子估计是不够她打。
- 从极宠到打压,胤祥做了什么,让康熙对他的态度前后反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