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袁绍就真的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不堪吗?

袁绍的垮台 , 历史上给过很多解释 , 我们听得最多的解释来自曹操 , 曹操评价袁绍的时候就说:
袁绍色厉胆薄 , 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 , 见小利而忘命 , 非英雄也 。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袁绍就真的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不堪吗?
文章图片
这段话虽出自《三国演义》 , 是罗贯中借着曹操的口说出来的 , 但有史料记载 , 曹操也确实说过类似的话 , 罗贯中只是把这些句子整理了一下 , 编成了段落说出来了而已 。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袁绍这个人 , 胆小怕事 , 有点谋略做事情却不果断 , 想干大事又惜身 , 看到一点蝇头小利就不要命了 , 这种人怎么是英雄人物呢?
作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 作为击败袁绍的对手加发小 , 曹操的解释自然很有权威性 , 但是如果我们对曹操的话细加分析 , 就会发现其实曹操说的并不对 。
首先袁绍这个人并不胆小 , 比如公元189年董卓要废掉少帝刘辩 , 另立刘协为帝 , 当时在朝堂上根本就没人敢反对 , 只有袁绍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 于是董卓就威胁袁绍说 , 难道你就不怕我手里的宝剑吗?董卓说出这话 , 就是有要杀他的意思了 , 不想袁绍却丝毫不惧 , 立马回道 , 难道天下就只有你手上有宝剑吗?说着就要拔出剑跟董卓干起来了 , 在这个事件中 , 袁绍始终都没认怂 , 最后还扬长而去;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袁绍就真的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不堪吗?
文章图片
又如公元191年的时候 , 袁绍跟公孙瓒之间爆发了界桥之战 , 当时袁绍的部队以步兵为主 , 公孙瓒的部队以骑兵为主 , 而公孙瓒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 , 主要用于对付匈奴 , 在当时叫白马义从 , 后来刘备手下著名的大将赵云被称为白马将军 , 那个时候赵云就在公孙瓒的部队中 。 有一次公孙瓒的2000多白马义从就包围了袁绍 , 而袁绍这边人很少 , 他身边的人就劝袁绍躲到墙后去 , 站在前线危险 , 可袁绍却丝毫不惧 , 亲自站在一线指挥作战 , 最后将包围他的白马义从给打跑了 。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袁绍就真的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不堪吗?
文章图片
从这两件事中 , 我们丝毫看不出袁绍是个胆小的人 , 反而会觉得袁绍是个非常勇敢的人 。
我们再说说第二点 , 好谋无断 , 虽然说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犯了很多错误 , 但是在官渡之前 , 袁绍一生都在征战沙场 , 从未输过 , 而且几乎每一仗都是他亲自打的 , 也是他亲自指挥的 , 一个在战场上的常胜将军 , 怎么可能是个好谋而无断的人呢?公孙瓒也评价袁绍“袁氏之攻 , 似若神鬼” , 就是说袁绍在进攻他的时候那个路数就跟鬼神一样 , 公孙瓒根本就摸不清路数 。 所以要说袁绍好谋无断 , 这点其实也说不通 。
最后的那句“干大事而惜身 , 见小利而忘命”基本就是在鬼扯了 , 这些其实都是人性 , 是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的 , 即便是曹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 比如老曹在攻打张绣的时候 , 张绣向他投降 , 老曹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宛城 , 进城后发现张绣的婶子不错就搞到手上风流了一夜 , 不过那一夜老曹也是损失惨重 , 张绣就乘机向老曹发动突袭 , 老曹的大儿子曹昂、大将典韦都在一战中战死了 。 老曹为了一时的美色就忘乎所以 , 还损失了儿子和大将 , 老曹身上不也有“见小利而忘义”的毛病么?所以这点还是说不通 。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袁绍就真的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不堪吗?
文章图片
那么袁绍的失败既然不是曹操所说的那样 , 那袁绍究竟为何败了呢?
袁绍主要败在了官渡之战 , 而在官渡之战中有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 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靠了老曹 , 给老曹带去了大量的军事机密 , 比如袁绍的粮草存在了乌巢 , 乌巢附近的布防情况等等 , 老曹得了这些情报 , 才能率领一支轻骑兵队伍去突袭了乌巢 。
其实突袭乌巢并没有奠定曹操的胜局 , 哪个时候袁绍手上还有十一二万的部队 , 曹操手上是三四万部队 , 在兵力上袁绍还是明显占优 。 要说袁绍是因为没军粮了导致的崩溃 , 其实也说不通 , 因为袁绍有青、并、冀、幽四州 , 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大后方 , 即便乌巢的粮草没了 , 他还可以从后方再调过来 。 而且许攸在见曹操的时候 , 就问过曹操还有多少军粮 , 一连问了好几遍 , 最后逼得曹操坦白 , 其实那会曹操也没军粮了 。

袁绍为何会败给曹操?袁绍就真的如曹操所说的一般不堪吗?
文章图片
那么同样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 , 为什么单单是袁绍这边崩溃了 , 而曹操却没有崩溃呢?后来我们也知道 , 在乌巢被袭后 , 袁绍就派了大将张郃、高揽去攻打曹操 , 张郃和高揽打不下曹操 , 回去又怕袁绍责罚 , 就索性投降了曹操 , 在张郃、高揽投降后 , 袁绍大军才真正出现了崩溃 , 最后袁绍带着800骑兵狼狈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