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盟国到二级共和国?卡累利阿的命运起伏如何反映苏联的兴衰?

1922年12月30日 , 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苏联成立 。 当时 , 这个日后威震世界的联盟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组成 。 此后 , 中亚五斯坦相继加入 , 苏联大家庭成员增加到11名 。

从加盟国到二级共和国?卡累利阿的命运起伏如何反映苏联的兴衰?
文章图片
到了二战时期的1940年 , 苏联一口气“吸收”了5名成员 , 在这一年构建东方战线过程中 , 卡累利阿-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和摩尔达维亚相继被“划”进来 。 就这样 , 苏联加盟共和国总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6个 。
然而 , 我们经常提到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 最后退群时纷纷独立的也是15个国家 。 那么 , 是哪一名成员中间退了 , 又是因为什么退了?十月革命后 , 俄国境内局势风起云涌 , 芬兰趁机在1917年宣布独立 。 此时的苏俄领导人列宁面对白军威胁无处不在的情况 , 为不使芬兰成为新的敌人 , 于是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 , 坚持“民族自决”原则 , 承认芬兰民族独立 , 芬兰由此独立建国 , 而此时的东卡累利阿地区继续作为“卡累利阿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留在苏俄版图内 。

从加盟国到二级共和国?卡累利阿的命运起伏如何反映苏联的兴衰?
文章图片
按照列宁的设想 , 芬兰独立后应该和乌克兰等东欧国家一样建立苏维埃政权 , 并继续和苏俄站在一起 。 但在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下 , 芬兰境内爆发了激烈内战 , 所谓的“白军”击败红军夺取政权 , 建立了不依附于苏俄的芬兰共和国 。 而随着德国战败 , 芬兰脱离德国控制 。 面对这样玩脱的局面 , 列宁自然心有不甘 , 毕竟列宁格勒和芬兰咫尺之遥 , 如果欧洲国家通过芬兰进攻苏俄 , 后果不堪设想 。 但因为1918年3月和苏俄与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规定苏俄必须承认芬兰独立并从芬兰撤军 , 苏俄失去了干涉芬兰的机会 。 等到一战结束 , 苏俄反干涉战争胜利 , 虽然苏俄准备通过支持芬兰境内“红军”的方式颠覆芬兰政权 , 但由于苏波战争的惨败以及列宁的去世 , 颠覆芬兰行动不了了之 。 等到斯大林领导苏联在1937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时 , 芬兰再度遭受巨大威胁 。

从加盟国到二级共和国?卡累利阿的命运起伏如何反映苏联的兴衰?
文章图片
自芬兰独立以来 , 苏联和芬兰关系就非常紧张 , 虽然30年代苏芬关系得到调整 , 但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以及苏联无产阶级革命输出的趋势 , 围绕列宁格勒安全的苏芬博弈再次拉开序幕 。 1939年8月23日 , 苏德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除规定两国互不侵犯 , 还秘密划定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 其中芬兰划归苏联 。 而苏联也在伙同德国瓜分波兰后开始了东方战线的建设 , 芬兰开始进入斯大林的视野 。
早在苏芬战争结束前 , 斯大林就考虑将苏联扶植的“芬兰民主共和国”并入版图 , 至于如何运作 , 无非就是采取波罗的海三国和比萨拉比亚的“模式” 。 然而 , 入侵芬兰遭受重挫 , 苏联这一目标没有得到实现 。

从加盟国到二级共和国?卡累利阿的命运起伏如何反映苏联的兴衰?
文章图片
作为“过渡时期的替代措施” , 1940年3月底 , 苏联将原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成为苏联当时的第13个加盟共和国 。
卡累利阿-芬兰 , 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名居然把“芬兰”加入其中 , 如此高调制造“两个芬兰” , 苏联可谓居心险恶 。 此后 , 苏联还将夺取的维堡和部分芬兰领土并入卡累利阿-芬兰这个加盟共和国 , 时刻提醒着芬兰人这边才是你们的祖国 。
发动战争侵略一个主权国家 , 打完仗还这样欺人太甚 , 这就是芬兰为何在一年后的苏德战争初期毅然对苏联发起“继续战争” 。 难能可贵的是 , 收复了被苏联抢占的国土后 , 聪明的芬兰人在距离列宁格勒3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 至战争结束也没有进犯苏联 。
1944年 , 苏联发动全面反攻 , 卷土重来的苏军向“纳粹帮凶”芬兰下手了 。 重新占领被芬兰夺回的领土后 , 苏联在芬兰顽强抵抗和同盟国干涉下不情愿地停下了前进步伐 。 二战后 , 在1947年签订的巴黎条约中划定了苏芬新边界 , 明确卡累利阿-芬兰为苏联领土 。
有惊无险 , 能看清局势且明智的芬兰人总算保住了国家的独立 , 在处于巅峰时期的红色帝国身旁 , 这显得尤为不易 。 此后 , 新成立的芬兰政府采取对苏联友好的政策 , 冷战开启后 , 苏联疲于应付来自对方阵营的压力 , 将芬兰并入版图的计划随之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