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导语:在我国历史上 , 有两个虽然国力强盛 , 但却国祚短暂的大一统帝国 。 一个是秦 , 另一个是隋 。 它们都是二世而亡 , 但后世对这两个朝代的重视程度 , 却很不一样 。 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 , 一直备受瞩目 。
而隋朝 , 却因存在时间较短 , 并且时常与光辉耀眼的唐朝合称为隋唐 , 因而在后世之人关注的重点往往倾斜于唐朝的情况下 , 被严重忽略了 。
要知道 , 唐承隋制 。 是以 , 唐朝的辉煌是建立在隋朝的基础之上的 。 就以古代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农业来说 , 在隋朝灭亡之后 , 原来粮仓里储存的粮食 , 还继续吃了20年 。 可见 , 隋王朝在历史上被严重低估了 , 作为隋朝开国之君的隋文帝杨坚也被低估了 。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文章图片
在隋朝统一南北之前 , 整个中国已经历了将近400年的南北大分裂 。 从东汉灭亡到隋朝建立 , 其间虽然有过西晋的短暂统一 , 但也未能改变整个历史格局 。 五胡乱华、烽烟四起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这段历史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
隋朝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 它使分裂了将近400年的华夏大地再次走向和平统一 , 这是可与秦统一六国相媲美的功业 。 因此 , 将隋文帝与秦始皇相提并论 , 也未尝不可 。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文章图片
隋朝在建国之初 , 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 对内巩固统治的两大任务 。 隋文帝杨坚是代周称帝 , 是以隋朝发源于北方 , 既面临着塞北突厥的侵扰 , 又承担着收复南方 , 完成统一的艰巨任务 。
面对突厥这样的游牧民族 , 隋文帝并没有像秦皇汉武那样 , 大规模出兵反击 , 而是采取了长孙晟提出的“远交而近攻 , 离强而合弱”的策略 , 利用突厥内部矛盾进行分化瓦解 , 从而解除了北疆的后顾之忧 。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文章图片
此时的南方 , 正处于陈朝的统治 。 隋朝发动平陈之战 , 毫不费力的地击溃了早已腐朽不堪的陈朝 。 同时 , 也沉重地打击了南朝自东晋时期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士族势力 。
在对内的统治之中 , 隋朝的迅速崛起 , 主要有赖于隋文帝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布局 。 隋朝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贡献 , 是完成了三省六部制的定型 。 隋文帝设置尚书、内史、门下三省 , 负责国家政务 , 三者并立 , 各有分工 。 其中 , 尚书省下设六部 , 是具体的行政机构 。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文章图片
三省长官共同向皇帝负责 , 皇权加强 。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 我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完成了从三公九卿向三省六部的转变 。 后者将相权一分为三 , 实现了制衡 。 这对于稳定政局 , 维护统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隋朝也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始 。 隋文帝为了削弱门阀政治 , 废除了重门第 , 轻才学的九品中正制 , 开始实行科举制 。 隋文帝首先设立了秀才、明经等科 。 到后来隋炀帝时 , 增设了进士科 , 科举制度遂正式形成 。 这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 一律按才学标准来录取的文官考试制度 , 堪称世界上的一项创举 , 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沿袭 。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文章图片
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 , 更重要的是依赖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 而农业 , 则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立国之本 。 杨坚在称帝后 , 立即颁布了均田令 。 均田的精神在于限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 使耕者有其田 。 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 。
农业的发展 , 与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等方面息息相关 。 隋朝在二十六七年间 , 增长了近五百万户人口;开垦的荒地在二十年间 , 增长了两倍多 。 而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增加 , 使得隋朝的社会财富迅速增多 。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
文章图片
历史上被低估了的王朝,亡国后粮食还吃了20年,皇帝的名字很耳熟】隋王朝构筑了许多库屋和粮仓以储备物资 。 在东都洛阳 , 宫城以东建立的含嘉仓 , 经考古发掘 , 已探出粮窖259个 。 到隋文帝末年 , 天下积储的粮食可以供五六十年的使用 。 直至唐朝建国二十年后 , 大臣向唐太宗报告 , 隋朝的库藏仍未用尽 。 因此 , 隋代仓储之丰实是前所未有的 , 它为后代封建史家所艳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