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从医执教68年,她,成就了华山感染病学科与众不同的格局( 二 )


上世纪90年代 , 汪复作为中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五人起草小组成员 , 参与了中国GCP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 她因此被誉为“我国GCP启蒙者之一” 。
在不分昼夜的奋斗路上 , 汪复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 。
“当时的我们都是服从分配 , 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 , 我们就做什么 , 且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团结奋斗 , 而身边的党员更是其中的先进代表 , 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 ”汪复说 , 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她 。 1987年1月 , 她光荣入党 。
这段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的过程 , 也是她在感染病学科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刻:1985年 ,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成立 , 汪复任所长;1988年起兼任传染病科主任;1989年起担任传染病(感染病)学科负责人 。
建立我国第一个细菌耐药监测网
相关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
“一辈子做成一个新药” , 这是无数制药者的理想 , 可见新药研制过程之艰 。 在感染病学科领域 , 这完全不够 , 花费数年辛苦得来的药物 , 可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无效了 。
“医学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 , 那被细菌感染的病人怎么会无药可用呢?因为发生耐药了 。 ”汪复说 。
感染|从医执教68年,她,成就了华山感染病学科与众不同的格局文章插图
心中有病人 , 就得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 以免再次“无药可用”!
这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汪复就开始了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以及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对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 。
也是在从事这些工作的过程中 , 她体会到 , 感染病这个学科不能“独善其身” 。 1988年 , 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 , 经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认可后 , 我国首次作为中国监测点 , 加入WHO西太区细菌耐药监测网 , 至今仍良好运转 , 是国内历史最久者 。
2005年 , 汪复又作为负责人 , 建立了覆盖我国各主要地区医院的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 , 对我国的重要病原菌耐药变迁动态进行了适时监测 。 我国首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也由汪复作为专家组组长执笔起草 , 由卫生部等三部委发布 , 在全国贯彻执行 。
除了耐药监测 , 汪复还对国内各个不同时期出现的多种重要病原菌的耐药机制率先开展系列研究 , 在她不遗余力的工作下 , 我国的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 , 达国际先进水平 , 研究结果对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细菌耐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
与“边缘学科”交叉融合
奠定一个学科的高度
到上世纪80年代 , 华山感染病学科已初步形成了以感染病诊治为核心 , 与“边缘学科”——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构架及学术队伍 , 感染病诊治的医疗特色逐渐呈现 。
尤其是1988年 ,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传染病科首次共同申请国家重点学科时 , 汪复时任传染病科主任 。 国家重点学科于1989年获批准 , 戴自英、徐肇玥、汪复三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 。
一群人的远见、智慧与实干 , 奠定了一个学科的高度 。
“感染科看的病 , 跟其他学科很不同 , 当外来的病原体入侵人体后 , 它袭击的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器官 , 而可能是引发遍布全身的疾病 。 ”正是基于这点认识 , 1986年 , 汪复创立了全国首个覆盖感染、呼吸、血液、肾病、普外、烧伤、重症医学、儿科、妇科等临床各科及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理学等各学科的分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 。
分会成立30多年来 , 在上海乃至全国为提高感染病诊治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 造福了难以计数的患者 。
感染|从医执教68年,她,成就了华山感染病学科与众不同的格局文章插图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抗菌药严重匮乏的“无药可用” , 到后来因细菌耐药而导致人类面临的“无药可用”严重挑战 , 汪复始终在为抗细菌感染有药可用而奋斗 , 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 , 诊治了无数疑难重危感染病人 。
“病无常形 , 医无常方 , 药无常品” , 用这句话来形容汪复的工作实在贴切 。
闻玉梅院士对这位学姐的评价很高 , 她说:“一个人是不是大师 , 不是看有没有院士头衔 , 而是看工作有没有开创性 , 事业有没有后继有人 , 是不是不断地在传播科学知识 , 是不是为中国服务 。 ”
从医68年 , 汪复兢兢业业做着这件事:心怀患者 , 不断求索 。 91岁的她在华山医院的会议室接受采访时依旧这样告诉采访人员:“我们这个工作是没有止境的 , 病人需要 , 国家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