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双壁之一—卫青大将军 浅谈古人的风评


帝国双壁之一—卫青大将军 浅谈古人的风评
文章图片
汉朝名将很多 , 大将军卫青是西汉著名军事家 , 帝国双壁之一 , 小编认为稳字这一块上做的最好的也是卫青 。
卫青主要战绩:
①龙城大捷: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 , 首次带兵出征 。 汉军一共四路出兵 , 三路溃败无功 , 只有卫青一路胜利 , 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 , 俘虏700人 , 取得胜利 。 被封关内侯 。
②收复河朔: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 , 自云中出兵 , 西经高阙 , 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 , 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 , 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 朔方郡治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北) 。 朔方郡 , 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 , 离包头大约200公里 。
③奇袭高阙: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 , 包围右贤王 , 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 , 牲畜达千百万头 。 卫青官拜大将军 , 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 。
④二出定襄: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 , 斩获万余人 。
⑤漠北大战:元狩四年(前119年)两路出兵 , 远涉漠北 , 和单于兵相遇 , 卫青以武钢车结阵 , 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 。
卫青当时用兵的战略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 , 重要的是出奇制胜 ,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卫青的战略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先进 , 并且非常有效 , 给了匈奴很沉重的打击 。 并且几次战斗都缴获了匈奴不少战马和物资等等 。 大家都知道 , 匈奴之所以屡次进犯中原王朝就是为了掠夺物资 , 因为他们那里环境确实比较恶劣 , 物资比较缺乏 。 而卫青当时也正是出于这一点 , 选择了以战养战这样一种方式 , 掠夺敌人的物资 , 打败敌人 , 再掠夺 , 如此循环几次 , 匈奴就被打怕了 , 只好臣服 。

帝国双壁之一—卫青大将军 浅谈古人的风评
文章图片
以上来看 , 卫青打仗很稳 , 几乎每战必胜 , 哪个领导估计都喜欢用卫青这样的下属 。 不知道为什么卫青明明功绩那么大 , 古人却对他有很多不好的风评 。
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卫青功劳卓著 , 但出身外戚 , 所以从古至今不被人所信服 。
在诗词盛行的唐代 , 不读史的众腐朽诗人(就是看重出身的那种人)自然也自动无视了卫青的功绩 , 抓住外戚这一点 , 去当时皇帝同姓的李广”将军”无法封侯进行比较 , 也就是说把李广无功归结于卫青的“和柔媚上”上再加上这种诗词传播的比较广 , 李广明明自己无能传到现在则成了他是什么“飞将悲歌”被卫青陷害 , 所以卫青的名声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评价自然越来越低 。
二:司马迁戴着有色眼镜写卫青 。
司马迁也是个凡人 , 和李家算是世交 , 又同情李广 , 所以在写史记的时候 , 就把两个人放在了一起 , 但是还是着重写了李广 。 但是这一点也不是没有人说 , 比如说宋朝的黄镇也说:如果看卫星和霍去病的传记的话 , 那你一定要结合李广的来看 , 卫青和霍去病 , 深入漠北两千里 , 声势浩大 , 但是今天翻过来看他们的传记呢 , 感觉好像也就那样 。 但如果你看李广的传记 , 他每次打仗都不是那么厉害 , 起码跟前两位没法比 , 但是你光看他传记的话 , 你会觉得他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将军 。 而到了明朝的黄淳耀 , 就是直接开骂了 , 说司马迁太偏向李广 。 司马迁本身打心眼里瞧不起出身低微且是外戚的卫青 , 殊不知这才是卫青最传奇的地方 。
三:卫青对待汉武帝的态度 。
卫青最被人诟病地是对待汉武帝的态度 , 在他的一生中从没有对汉武帝说过一个“不”字 , 任何事情他都是看汉武帝眼色来办 。 带兵出征时 , 一旦遇到副将的奖惩生杀 , 他绝不会自己做主 , “将在外 , 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他听到会发抖 , 任何奖惩他都要一一向汉武帝请示 。 汉武帝每每赏赐 , 他都千恩万谢 , 汉武帝不喜欢臣子结党营私 , 他连一个门客都不敢收 , 无论卫青身处怎样的高位 , 永远都是一副低等下人的模样 , 以至于连汉武帝对他连对待臣子的基本礼仪都不做 。 卫青觐见汉武帝 , 汉武帝双腿耷拉着 , 懒懒散散 , 衣冠不整地坐在床边 , 一点礼仪都不讲究 , 这完全是对待一个贴身奴仆的态度 , 而不是一个臣子 。
正是因为卫青太过于小心 , 缺少人们心中武将的刚毅、果断、有血性、不卑不亢的形象 , 过于温顺驯良 , 甚至在汉武帝面前连人格都可以抛弃 , 加上他的发迹完全是靠姐姐卫子夫 , 更让人觉得卫青是靠谄媚君主得到自己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