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文章图片
杜甫(公元712-770) ,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 。 杜甫所处的时代 , 正是唐朝由强盛开始转入衰败的时代 。 公元755年 , 安禄山发动兵变 , 从北京附近打到了洛阳、长安 , 侵袭了黄河流域大部分东区 , 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 在战争中 , 杜甫在长安一带开始了流亡生活 。
公元759年 , 他流亡到了四川成都 , 得到友人的帮助 , 在成都西南风景清幽的浣花溪旁 , 盖了几间草堂 , 作为栖身之所 。
杜甫离开成都后 , 草堂便不复存在 。 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 , 重结茅屋 , 使之得以保存 , 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 , 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 , 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 , 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 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 , 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 上千年过去了 , 这里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草堂瞻仰 , 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文章图片
浣花溪的风光 , 依然美丽如画 。
他在草堂住了不到四年时间 , 却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 诗人始终没有忘怀祖国的危难与苦难中的人民 , 迫切地期待着人民早日摆脱水深火热的生活 。 他怅望云山以外的长安、洛阳 , 发出了悲壮的声音“洛城一别四千里 , 胡骑长驱五六年 。 草木变衰行剑外 , 兵戈阻绝老江边 。 思家步月清宵立 , 忆弟看云白日眠 。 闻道河阳近乘胜 , 司徒急为破幽燕 。 ”
居住成都草堂这段时期 , 是杜甫诗歌创作中收获最为丰硕的几年 , 留下诗作240余首 , 例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 , 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文章图片
图为从元朝到现在出版的各种杜甫诗集的版本和研究杜甫的著作的一部分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文章图片
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 少陵草堂碑亭 。 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 , 内树有一石碑 , 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 。 此处是草堂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 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 。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
文章图片
老照片 1960年的成都杜甫草堂】斯人已逝 , 风范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