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却选择议和,谁更有道理?
白起更有道理 。
长平之战后 , 秦国面临两项选择 , 一个是暂时议和恢复国力 , 另一个就是再坚持一下 , 然后一举灭亡赵国 。
在选择面前 , 白起选择了一鼓作气 , 秦昭襄王选择了议和 , 都有自己的考虑 , 但津城沐雨认为 , 白起的选择更有道理 。
文章图片
其一:秦昭襄王决定暂时议和的道理 。
秦昭襄王想暂时议和 , 主要是从当时秦国的国情出发的 。 长平之战虽然只有半年之久 , 但是从秦攻韩取上党算起 , 整个战争长达3年之久 。 其中 , 后期的秦赵长平决战 , 秦国已经无兵可调 , 不得不降低征兵年龄来满足战场需要 。
在长平之战中 , 秦军总参战兵力大约在60万左右 , 也就是倾国之兵 , 整个战争虽然阵斩加坑杀赵军达45万 , 但其自身损失也在20万左右 。
《吕氏春秋》:秦虽大胜于长平 , 三年然后决 , 士民倦 , 粮食竭 。
长达3年的战争消耗 , 秦国军队疲倦 , 粮食消耗严重 , 如果这时其他诸侯国趁势攻秦 , 秦国还是很危险的 , 这时赵国派使割城求和 , 秦昭襄王急于结束战争 , 就答应了 。
文章图片
其二:白起建议趁胜灭赵的道理 。
在长平之战后 , 赵国的精锐和壮年男子几乎损失殆尽 , 白起也抓住赵国主力被消灭的时机 , 派遣3路大军出击 , 继续扩大战果 。
向西 , 秦军攻占皮牢;向北 , 秦军攻占赵国的发祥地、旧都晋阳(太原)地区;向东 , 直接攻占离赵国都城邯郸非常近的武安地区 。
这时的秦军 , 只要再坚持一下 , 就可以一鼓作气攻破邯郸 , 灭亡赵国 。
然而 , 就在这个时候 , 秦昭襄王下令接受赵国的议和 , 命令白起停止攻击 。
文章图片
其三:当时白起的策略更胜一筹 。
秦昭襄王和白起谁的策略更胜一筹呢?津城沐雨认为是白起 。
长平之战赵国主力全军覆没 , 赵国短时间内还没有从巨变中回过神来 , 赵国军民还在沉痛之中 , 对于兵临城下的秦军 , 很难组织有效的兵力抵抗 。
长平之战后白起放回二百多个年龄较小的普通士兵 , 原因之一就是让这些败兵回到邯郸传播失败情绪 , 首先从心理上打击赵国军民的士气 。
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 , 之前秦赵在长平对峙是两虎相争 , 如今赵国迅速战败 , 而且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 列国根本来不及反应 。
此时如果秦军趁胜进攻邯郸 , 赵国根本没有时间组织有效的抵抗 , 更没有时间请求外援 , 即使其他诸侯国想帮助 , 也根本来不及 。
文章图片
所以此时灭赵 , 秦国的成功几率很大 。
但秦昭襄王选择了暂时罢兵 , 这让赵国有了缓冲时间 , 也有了联络各国救援的时间 。
当秦国因赵国毁约再度攻伐时 , 赵国军民已经从长平之战后的混乱中醒过来 , 化悲痛为力量 , 擅长防御的老将军廉颇再次领军作战 , 赵国军民殊死抵抗 , 不再是白起的秦军在指挥上也略逊一筹 , 结果秦军久久不能攻破邯郸 。
而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不久后也赶来助战 , 秦军在邯郸城下战败 , 损失惨重 , 长平之战后夺取的很多土地也失去 。
而这 , 就在于秦失去了当时难得的时机 。
文章图片
对此 , 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 , 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 , 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 , 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却选择议和,谁更有道理?】《吕氏春秋》 , 《资治通鉴》 , 《战国策》 。
- 妲己|妲己发明一种酷刑,让犯人闻风丧胆,现成造福后人居家必备之物!
- 诸葛亮|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来无人敢盗?刘伯温:所有事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 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历史上的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
- 《聊斋》小故事 一开始救人 而受人之恩又恩将仇报 到底孰正孰恶
- 战国末期上党之争,长平之战,赵国君臣真的是鼠目寸光?
- 宋时轮指挥三个纵队打阻击,气得蒋介石说:此乃军人之奇耻大辱!
- 同是4人组,为什么刘备干不过唐三藏?企业管理,怎样求之于势
- 乱世之中,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唯有仁厚之君能让人感觉踏实
- 《重生70之农女逆袭》她重生七零成知青,不料被首长拐回家当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