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听患者故事 开“叙事处方”( 二 )


前不久在顺德医院 , 杨晓霖指导团队的欧阳合意主任运用叙事调节法照顾过一位在ICU住院的老患者 。 医生给出这位患者26种诊断 , 在ICU病房里 , 他情绪烦躁 , 病情也一直得不到改善 。 “患者时而清醒 , 时而沉睡 , 但我们会在白天拉开窗帘 , 让他对时间有意识 。 我们趁着老人清醒时拉着他的手跟他说话 。 我们还建议患者家属录一些家里其他成员日常生活的视频 , 每天播放给老人看 。 当在视频里听到孙子的一句句‘爷爷 , 您快好起来’‘爷爷 , 我们等您回来’后 , 老人的整体状况奇迹般改善了 , 现在转到了医院的肾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 ” 杨晓霖说 。
“对于一个生病的人来说 , 最绝望的就是叙事关系的断绝 , 处于关系性孤独、情感性孤独和存在性孤独中 。 这些是药物无法起到作用的 , 只有教会患者家属如何成为更好的照护者 , 让他们意识到家庭叙事关系对于24小时被病床束缚的患者的重要性 , 才能更好地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 ”
让医患用生活语言交流
“世界上真正远的距离 , 是病人和健康人的距离 。 生病的人很容易陷入叙事闭锁 , 遭遇叙事触礁 。 ”杨晓霖告诉采访人员 , 叙事医学本身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故事来提升医学生的职业认同 , 又通过故事来提升医者对患者、家属的共情能力 。
杨晓霖说 , 古代医学发展还没那么快的时候 , 医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 古代医生讲的是生活世界的语言 , 而现代医生讲的却多是医学专业术语 , 这些会让患者产生一种隔阂和恐惧感 , 造成医患之间的视域差距 , 以致不能与患者产生“同频共振” 。
此外 , 大医院的医生接诊压力非常大 , 每天为几十甚至上百患者看诊 , 他们没有时间去聆听患者讲故事 。 而实际上 , 患者的故事里包含了很多诊断信息 , 若不倾听就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 。 为此 , 叙事医学研究者们也做了调查 , 发现即使给医生足够的时间 , 大多数的医生也不知道如何与患者建立叙事关系、如何从患者故事中提取与诊断相关的故事细节 。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故事、有情感的主体 , 而疾病只是一个客体 , 如果我们看病直奔客体 , 病人会觉得心里很不自在 , 可能几句话就被检查单‘打发’了 。 医生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主体作用也在变弱 , 这样的沟通方式容易让患者内心产生不满 。 ” 杨晓霖说 , 她会通过叙事医学 , 训练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叙述素养 , 尽量使用生活世界的语言进行交流 , 以减少一些因为视域差距造成的矛盾 , “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通过生老病死的教育告诉医生和患者家属 , 医学不可能把死亡和衰老变成一种疾病去治疗 。 同样 , 我们也引导患者积极地去看待疾病 。 ”
“让自己活在更好的故事里”
在顺德医院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 , 每天都有患者前来预约 , 各个科室也都会推荐患者和患者家属过来 。 通过了解患者的故事 , 医生能更确切地知道患者为什么会生病 。
杨晓霖介绍 , 医院有一个护士去年打算辞职 。 后来她了解到 , 这位护士被检查出甲状腺癌 , 心情非常不好 , 觉得无法继续工作 。 她来到中心后 , 医生设法聆听她讲述故事 。 原来 , 她平时在医院工作很忙 , 回到家里后又很累 , 家婆喜欢把自己的或者兄弟姐妹的孙辈都带到家里吃饭 , 还有几个长期在家里住 , 家里有十一二个人是常态 , 她一回到家就觉得心情特别烦躁 。
“我们了解到这个故事之后 , 也知道她为什么生病了 。 大部分疾病都和心理情绪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 于是我们开始通过叙事手段改变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 我们邀请她来中心 , 通过重新建立叙事连接的方式来帮助她 。 我们让她感到她的孩子其实很幸运 , 因为有那么多兄弟姐妹陪伴长大 , 与这些孩子的交谈无意中可以让她的孩子获得健康生存必需的人际叙事智慧 。 我们还让她看到 , 来我们中心的许多老人在出现了职业叙事断裂、社会叙事断裂和家庭叙事断裂之后 , 陷入了心身不健康的状态 。 而等她变老了 , 也许自己的孩子在外地工作 , 这些在自己家里长大和生活过的孩子将来都能跟她建立长久的叙事关系 , 关怀她 , 照顾她 , 让她拥有健康的老年生活 。 ” 杨晓霖说 。
叙事医学强调通过创设故事空间 , 让主体调动自己的内在资源去思考 , 改变原有的固定视角和思维 。 在中心里 , 这位护士主动想象自己生命叙事进程的延长线上可能的故事走向 , 逐步走出局限于眼前故事的叙事闭锁状态 。 渐渐地 , 她的心情变好了 , 还会去听家里不同的孩子讲自己在学校的故事 , 而过程当中她自己的孩子也在听 , 对她的孩子而言 , 这是一种很好的、潜移默化的叙事教育过程 。 这种不同辈分之间建立的叙事关系让她感到越来越开心 。 过了一段时间从疾病状态恢复之后 , 这位护士选择继续留在医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