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88年1月13日 , 蒋经国逝世 , 一位反蒋人物成为新一代领导人 。 这一次政治人物的更换不仅对蒋家王朝来说是个重要的时刻 , 对张学良来说 , 更是一个需要铭记的时刻 。 新任领导人执政 , 张学良彻底恢复了自由身 。 曾经风流倜傥的少帅 , 在囚禁的几十年岁月中 , 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 垂暮之年获得的自由对于他来说 , 更像是一种释然 , 释然了这么多年的囚禁 , 释然了这一生的风浪 。
但这所有的释然并不包含自己好友杨虎城的死因 。 在采访中 , 记者提起了西安事变 。 张学良对记者说道:“西安事变绝对是我一手策划的 , 整个事件是由我负责的 , 杨虎城只是同意了 。 ”昔日共同抗战的好友 , 最终天人两隔 。 一句看似陈述事实的话 , 背后却夹杂着好友的真实死因 。 回忆起自己的好友 , 少帅依然忍不住说:“我至今也不明白 , 为什么有人要杀害他!”
【杨虎城|1990年张学良被释放,说出一个秘密,揭开杨虎城死亡真相】杨虎城究竟是怎么被伤害的?即便是后来他早已被囚禁 , 也摆脱不了家破人亡的局面呢?为什么他和张学良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对待呢?在进入正题之前 , 新来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 , 既不错过未来精彩内容 , 又可回顾往期精彩内容 。
西安事变 , 与张学良合作杨虎城出生贫寒 , 在他十四岁那年 , 父亲因杀人被绞死 。 他借来一辆手推车徒步二百公里将父亲的遗体运回家中 。 在乡亲的帮助之下 , 才将父亲的遗体入土为安 。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杨虎城在接触社会之后 , 他感觉清朝的衰败是必然 。 社会的腐败不堪是他内心的一根刺 , 联想到童年的不幸遭遇 , 复杂感情涌上心头 , 这一切都成为了他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催化剂 。
真正让杨虎城醉心于革命事业的关键人物是自己的第三任妻子——谢葆真 。 她是个一心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人 , 剪掉辫子 , 主动参军 。 十几岁的她干劲丝毫不输给军人 。 谢葆真身上的魅力深深影响了杨虎城 。 两个人的结合不仅带有革命时期特有的感情 , 更像是灵魂上的一种契合 。
谢葆真给杨虎城带来的不仅仅只是精神上的影响 , 更给他带来了人脉 。 杨虎城与张学良的认识就是靠谢葆真的关系 。 张学良带着赵一荻来西安时 , 谢葆真尽地主之谊 , 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 还邀请两人到家中做客 , 四人更是多次一起郊游 。 几次的接触下来 , 四人有种想加很晚的感觉 , 自然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
杨虎城从军以来 , 总是满腔热血 , 单打独斗 。 他完全是靠自己的一腔热情 , 让自己在国民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日军无情的战火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燃烧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之时 , 蒋介石依旧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
这样的政策在杨虎城的眼里根本不是救国救民的好政策 。 他多次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请求抗日 , 但均被驳回 。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他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 , 促成国共合作抗日 。 与背靠父亲这座大山的张学良不一样 ,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得似乎更加纯粹 。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出于自己的个人情感 。 他之所以这么做最本质的原因是出于一个人的英雄主义以及对东北三省沦陷的愧疚感 。 这样的情感积累在他的心中 , 让他不得不发动事变 , 击退日寇 , 缓解自己内心积累的复杂感情 。
- 张学良葬礼,104岁宋美龄送一花圈,上写4字暴露二人真实关系
- 皇姑屯事件后,失去张作霖的张学良,走了哪几步棋夺取了东北大权
- 张学良被软禁54年,他麾下的30万东北军,为何没人来救他?
- 张学良珍贵家庭照片,第一张帅气迷人,第五张与于凤至的合影
- 赵四小姐年轻时有多美?能一生让张学良痴迷,老照片揭秘真实颜值
- 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如今90岁,反对文章出演父亲,原因很简单
- 张学良90岁被释放后,有人问他最佩服谁,他说出了这3个人的名字
- 张学良亲手拍摄的赵四小姐老照片,美貌不输女星,喂鸡都气场十足!
- 一同了解少帅张学良的军旅生涯和他的感情经历
- 博物馆探秘:张作霖东北王传奇的一生以及张学良接管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