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东突厥拥兵百万,大唐受尽耻辱,为何李世民短短四年便一雪前耻?

李世民马上得天下 , 自忖在用兵打仗上不输于任何帝王名将 , 而渭水河畔 , 便桥之盟成为李世民一生最大的耻辱 。
大唐与东突厥渊源很深 , 高祖李渊晋阳起兵时 , 东突厥始毕可汗便号称"控弦之士百万" 。 迫于东突厥在后方的威胁 , 李渊主动示弱 , 以臣子的姿态送去大量金银 , 许以重利 , 请求始毕出兵相助 。

大唐|东突厥拥兵百万,大唐受尽耻辱,为何李世民短短四年便一雪前耻?
文章图片
李世民剧照
此后 , 大唐致力于扫平群雄 , 统一天下的战争 , 对突厥的侵扰处处忍让 。 直到突厥颉利可汗即位 , 史书记载他"承父兄之资 , 兵马强盛 , 有凭陵中国之志 。 "颉利屡次大规模南侵 , 激化了与大唐的矛盾 , 便桥之盟便是其中一次 。
当时 , 李世民刚刚登基为帝 , 还在收拾玄武门之变后遗症 。 另外 , 中原大地连年征战 , 人民渴望和平安定 , 再也经不起大规模的战争 , 李世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 与大臣们制定了以民为本 , 休养生息的仁政 , 不愿在轻开战端 , 于是采用疑兵之计 , 几乎用尽了整个国库的金银布帛才使颉利退兵 。
从晋阳起兵到便桥之盟 , 十年中大唐受尽耻辱 , 李世民心中对突厥的新仇旧恨已经不同戴天 , 他用便桥之盟为大唐换来了珍贵的发展时间 。

大唐|东突厥拥兵百万,大唐受尽耻辱,为何李世民短短四年便一雪前耻?
文章图片
颉利可汗剧照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何况还要发展国力 。 但是 , 仅仅过了四年 , 李世民便消灭突厥 , 一雪前耻 。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四年间 , 出现了三个对大唐有利的因素 , 使李世民下了一举消灭突厥的决心:
其一 , "远交近攻 , 离强和弱" , 是中原对待北方游牧民族屡试不爽的战略 , 这一战略是李世民的岳父长孙晟对隋文帝提出的 , 将当时强大的突厥搞得四分五裂 , 纷纷臣服 。
这次 , 女婿学了丈人 。 突厥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的联合体 , 靠军事征服对部落成员形成震慑 , 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的文化经济基础 , 结合非常松散 , 部落中谁的拳头硬 , 或得到外援 , 就能成为可汗 。
李世民看中了远在漠北 , 突厥身后的薛延陀部落 , 首领名叫乙失夷男 , 他在李世民的支持下逐渐强大起来 , 被大唐册封为真珠可汗 , 形成对东突厥战略上的前后夹击 。

大唐|东突厥拥兵百万,大唐受尽耻辱,为何李世民短短四年便一雪前耻?
文章图片
其二 , 颉利可汗连年用兵 , 牧民们已经不堪重负 。 又遇到百年不遇的大雪 , 牧民与牲畜冻死冻伤者不计其数 。 而颉利不但不加以抚恤 , 反而加重了征兵收税 , 造成各部落叛乱不断 。
其三 , 上述种种困难 , 使颉利有效统治区域严重缩水 , 突厥贵族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 , 特别是颉利与突利叔侄之间的矛盾 。 李世民抓住机会 , 加以离间 , 策反了突利 , 使大唐有了内应 。
常年驻守边地的代州都督张公瑾 , 对东突厥的情况了如指掌 , 总结了六条大唐必胜的原因 , 上奏李世民 。 他感到时机已经成熟 , 便开动战争机器 , 组织了六路大军 , 决心一举消灭东突厥 。 李世民能够胜利有两点原因:
第一 , 唐军战斗力强大 , 当时名将悉数登场 。
李世民手下能打的将领多得让任何一位帝王羡慕 , 这次是雪耻之战 , 更是选择了其中的佼佼者 。 分别是:统帅卫公李靖、唐初三大名将李世勣 , 李道宗 , 薛万彻全部到位、还有李世民的小舅子柴绍、代州都督张公瑾与右武卫将军丘行恭 。 以李靖与李世勣为主力 , 六路大军分进合击 。

大唐|东突厥拥兵百万,大唐受尽耻辱,为何李世民短短四年便一雪前耻?
文章图片
说完了将 , 再说兵 。 大唐从武德年间实行了府兵制 , 兵户免除所有赋役 , 上阵杀死敌军便可得到爵位与勋田 , 杀敌勇猛 , 表现突出的立功者回乡直接授予高爵 , 跻身地主阶层 , 连县太爷见到都得作揖打拱 。 此举极大刺激了人民从军的积极性 。
但是 , 要想当兵 , 武器装备与马匹粮草都得自备 , 对士兵身体要求也非常严格 。 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战斗力 , 因为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生命 , 再说大家还指望依靠好点的家伙事升官得田 , 成为地主 。
当时 , 唐军的单兵武器有横刀一把 , 弓弩一张 , 马槊或长枪一支 , 杀伤范围覆盖近中远 。 所以 , 唐军单兵从装备到素质均为当时的世界一流 。
有这样的名将和强悍的士兵 , 为大唐胜利提供了保障 。
第二 , 统帅卫公李靖军事才能卓越 。